陝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以煤炭主業資產出資,聯合三峽集團、華能開發、陝西有色、陝鼓集團於2008年12月23日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元月28日,陝西煤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225,發行股票10億股,募集資金40億元。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為100億元。公司控股股東為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陝西省國資委。
公司具有較強的資源優勢、產品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專業化管理優勢。截至2018年末,按照中國礦業統計標準,公司擁有煤炭地質儲量161億噸,可采儲量98億噸。公司90%以上的煤炭資源位於陝北、彬黃等優質煤產區。
公司主營業務為煤炭開採、洗選、加工、銷售以及生產服務等,主要產品為煤炭,具有特低硫、特低磷、特低硝、特低灰,高發熱量、高含油量,這「四個特低、兩個特高」的特點。無論是作為動力用煤,還是作為化工原料及冶金,都是天然的優質資源。可以說,陝煤的煤炭開採成本是低的、品質是好的、有害成分是少的、區位條件是適中的、投資收益率也是高的。
公司現有「黃靈牌」、「黃靈一號」、「玉華牌」、 「紅柳林牌」等多個品牌。 近年來,公司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科學統籌內外部發展要素,挖掘公司潛力,嚴控成本費用,提升內部管理,調整優化結構,深化內部改革,堅定不移地走安全發展、綠色發展之路。
2019年,公司完成原煤產量11494萬噸,煤炭銷量17849萬噸;實現營業收入734.0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43億元,每股收益1.18元/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266.84億元,所有者權益761.70億元,在職員工3.1萬人。
2018年以來,公司以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五個一流」發展目標,(指效益一流、質量一流、管理一流、創新一流、文化一流。)以「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安全綠色發展的一流企業」為主線,突出目標和問題導向,強力推進「四化」建設,強化技術攻關和科研管理,圍繞煤礦安全生產中心,積極構建煤炭產、供、銷三網聯動智慧管理平台。公司把「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設作為促進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以影響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和節點作為「四化」研究與應用的突破口,堅持管理和建設兩手抓,有重點、分層次的推進陝煤「四化」建設,提高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100%,綜掘機械化程度達到93%,破解重特大瓦斯事故循環出現的「魔咒」,全部高瓦斯、突出礦井連續五年實現瓦斯「零超限」,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2018年的0.031,生產工藝極大改善,生產水平極大提高,災害治理能力極大提升,安全管理現狀持續改善。首套智能化無人開採、110採煤工法等技術的創新應用,開創了國內採煤新方式的先河;智慧化礦山、智能裝車系統、瓦斯零排放等一系列技術的探索、實踐、推廣、應用,逐步把礦工從艱苦危險的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煤炭資源利用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公司將按照統籌規劃、科學布局、集約開發、綠色開採、有效轉化、清潔利用的煤炭發展方針,堅持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堅持提質增效、集約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堅持綠色開發、清潔利用的原則,以生產為依託,以用戶為中心,以大物流體系為平台,堅持共贏發展,建立煤炭全價值鏈協同體系。充分發揮好陝西區位和煤炭產業競爭優勢,優化煤炭產業競爭力結構,努力使公司成為國際一流能源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