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城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中國文旅融合進入「深度求索」階段。東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在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方面不斷探索創新。通過一系列城建項目和舉措,東莞正致力於將歷史街區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東莞市積極推動老城區的活化利用,以「東莞記憶」項目為抓手,推動歷史文化與現代產業的深度融合。該項目採用「微改造」的更新方式,力求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注入多元化的功能和業態。
2023年6月,東莞記憶首開區正式動工,並於同年年底完成一期開放。首月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日均客流達4萬多人次。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項目對市民的吸引力,也展現了老城區在文旅融合中的巨大潛力。
為再現莞城依水而生的歷史景象,東莞市提出打造貫通可園—騎樓歷史風貌區—迎恩門的文化歷史之徑。這一規劃將與已開放的明渠段共同構建濱水文化活力帶,進一步豐富老城區的文化內涵。
同時,東莞市計劃加快推進糧倉片區的活化利用,重點培育工業設計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與文旅的互補互促發展。通過引入多元化業態,包括非遺工坊、本土青年品牌和國際潮牌等,形成「傳統+新銳」共生矩陣,進一步提升老城區的宜居性和文旅吸引力。
2025年2月,東莞市在「東莞記憶」建設工程考古勘探中發現明代南海衛城牆遺址。這一發現不僅實證了東莞作為「粵海第一門戶」在明代軍事海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也為城市文化增添了新的亮點。
東莞市計劃依託南海衛城牆遺址,打造一座複合型城市考古遺址公園。該公園將集中展示東莞城市發展歷史、古代中國海防體系,併兼具歷史教育、生態涵養、休閒遊憩和城市文化門戶等功能。這一項目將成為東莞城建與文旅融合的重要節點。
未來,東莞市將進一步加大老城區的活化利用力度,通過重塑古城邊界、再現城水關係、打造歷史之徑、活化記憶節點等方式,積極探索老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融合之路。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將為莞城注入新的發展活力,也將為東莞文旅產業的持續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總結
2025年,東莞市通過一系列城建項目和創新舉措,在文旅融合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從「東莞記憶」項目的成功實施,到南海衛城牆遺址的歷史教育價值挖掘,再到老城區活化利用的積極探索,東莞正以實際行動推動城市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這一系列實踐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更多優質的文化旅遊體驗,也為其他城市的城建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