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農田排灌機械 內容詳情
2025年灌溉行業資訊:全國累計灌溉面積超6000萬畝 助力糧食穩產增效
 灌溉 2025-03-19 22:34:2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春耕備耕關鍵期的到來,我國水利系統通過精細化灌溉管理與技術創新,在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方面成效顯著。據最新統計顯示,截至當前,全國累計灌溉面積已突破6000萬畝大關,各地正以科學調度和高效管理推進春灌工作,為全年糧食穩產增效提供堅實支撐。

  一、精準化灌溉調度全面啟動,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灌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氣溫回升,小麥進入返青關鍵期。山東省菏澤市率先開啟春灌模式,通過東明縣閆潭引黃閘向沿線280萬畝農田供水。當地依託8個引黃灌區布局,投資2.91億元推進5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2023年數據顯示,該地區新增恢復灌溉面積達2.3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7.39萬畝,節水能力提升至1400萬立方米/年。這一成果充分體現了區域化灌溉體系對糧食生產的支撐作用。

  二、智能灌溉技術革新顯著,降本增效成效凸顯

  在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農田中,自走式智能噴灌機器人正成為春灌新主力。該設備通過精準控制噴水量與覆蓋範圍,將傳統人工灌溉的5天周期壓縮至1天完成,單畝柴油費用降低至10元。相較於傳統方式,此類智能裝備不僅節水節能,更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當前全國範圍內已有超1200處大中型灌區啟動運行,展現出科技賦能農業灌溉的廣闊前景。

  三、骨幹水網協同發力,築牢春灌供水安全線

  水利部門依託數字孿生技術體系,科學調控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自2月19日以來將出庫量從750立方米/秒提升至1350立方米/秒。通過優化大江大河及骨幹水工程調度方案,有效保障了灌區供水需求與城鄉用水安全。這一系列舉措既滿足當前春耕灌溉的迫切需要,也為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精細化調度、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升級,我國灌溉體系正朝著高效節水、智能管理的方向快速發展。這一系列措施不僅為2025年糧食穩產提供了堅實保障,更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持久動能。在政策支持與科技驅動下,未來灌溉行業的優化提升將持續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延伸閱讀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灌溉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