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珠寶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黃金珠寶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金價的快速上漲疊加終端需求的分化,使得行業傳統的渠道紅利逐漸消退。面對這一轉折點,頭部企業紛紛開啟產品差異化升級之路。隨著第二季度即將來臨,基數效應的減弱為具備強產品力和差異化競爭力的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本文將圍繞黃金珠寶行業的最新動態、核心趨勢以及重點企業的表現展開分析。
近年來,金價持續震盪上行(3月4日滬金收盤價680元/克,較2020年初翻倍),而終端零售市場在2024年因金價快速拉升出現明顯下滑。頭部企業的開店速度放緩甚至開始淨關店,這標誌著行業渠道紅利的短期見頂。在此背景下,黃金珠寶行業的增長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從過去依賴渠道擴張驅動增長,逐步轉向以產品力為核心競爭力。
這一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消費者更願意為精緻設計買單
隨著中產階層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者對黃金珠寶的需求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產品形態。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具備獨特工藝和設計感的產品。例如,老鋪黃金在20232024年通過精準的產品定位和運營策略,實現了收入的爆發式增長。
2. 悅己需求成為主要增長點
我國結婚人數持續下降,傳統婚慶市場的需求逐漸減弱。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悅己消費」的興起為黃金珠寶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消費者更願意為自己購買品質優良、設計獨特的產品,這已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核心動力。
3. 頭部企業的差異化布局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各大企業紛紛推出具有差異化特色的產品線。例如,某品牌通過開發非遺花絲和臻金系列,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
1. 消費升級推動產品創新
近年來,消費者對黃金珠寶的需求正在從「保值」向「個性化表達」轉變。這一變化為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推出具備文化內涵和設計感的產品,企業能夠更好地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
2. 渠道質量與擴張並重
在渠道紅利逐漸消退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渠道質量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一方面,企業需要優化現有門店布局;另一方面,則要加快新興市場的開拓步伐。
3. 數位化轉型助力精準營銷
通過數位化工具的應用,企業能夠更精準地洞察消費者需求,並據此調整產品策略。例如,某品牌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主力消費人群中8000後人群占比高達85%,並據此優化了產品設計和營銷策略。
1. 某頭部品牌的轉型之路
作為行業內的標杆企業,某品牌在2024年通過優化門店布局和推出新產品線實現了逆勢增長。截至三季度末,該品牌門店總數達到1482家,前三季度實現淨增83家。
2. 老牌企業的創新突破
另一家老牌企業則通過深挖文化內涵,在非遺花絲等系列產品的開發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產品不僅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還幫助企業提升了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
隨著行業變革的深入,黃金珠寶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那些能夠準確把握消費需求、持續進行產品創新的企業,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一領域的長期發展前景仍然值得看好。
總結
2024年是黃金珠寶行業的重要轉折點。在渠道紅利消退的背景下,企業紛紛通過產品創新和差異化布局尋求新的增長點。未來,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持續深化,具備強產品力和品牌價值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黃金珠寶概念股走高,曼卡龍漲超8%,山金國際、萊紳通靈漲超5%,赤峰黃金、湖南黃金、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等多股紛紛跟漲。
山西證券表示,金價自今年4月中旬開啟高位波動,最近三個月期間,金價在540元/克-570元/克區間震盪,預計現階段黃金珠寶終端消費觀望情緒較重。6月金銀珠寶社零降幅有所收窄,短期繼續跟蹤金價變化及終端黃金珠寶銷售情況,中長期看好頭部黃金珠寶公司品牌勢能提升及渠道開拓能力。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2022年以來黃金珠寶消費保持高景氣,主要系婚慶需求回補+特殊經濟背景下的避險保值需求驅動。2024年Q1全國黃金消費量309噸/+6%,其中黃金首飾、金幣及金條消費量同比-3%、+27%,2023年Q1起金幣及金條消費量增速領先。過去8年來,古法、5G、3D、金鑲鑽、金鑲寶石、燒藍等工藝的出現給黃金飾品帶來極大的革命性變化,其飾品佩戴屬性大幅增強,建議關注國內黃金飾品在供給側、產品側深刻變化下的品牌機遇。
中信證券研報稱,展望2024年,黃金珠寶行業的增長依然主要來自於黃金飾品銷售額的增長;而金價高位背景下,預計黃金飾品銷售金額難再有大幅度的增長,量的角度甚至出現波動。黃金珠寶連鎖行業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1)工藝技術進步帶來設計質的變化;2)本土年輕設計師逐漸增多;3)一批優秀的運營、營銷人才等從化妝品等快消品領域跨界而來,帶來電商、消費者洞察、內容營銷等一系列的新思路;4)線上占比有所提升,雙線聯動:小而美、高毛利的黃金飾品在線上出圈,拉動線下銷售。未來,優質龍頭將繼續通過開店和提升單店銷售來提升市場份額,以提升單克/單店貢獻的毛利額來提升盈利能力。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