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能源其它 內容詳情
綠色能源轉型加速:中國綠證市場高質量發展路徑解析
 綠色能源 2025-03-19 01:54:4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我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政策指引。該文件以完善綠證市場機制為核心目標,通過強化供給能力、激發消費需求和拓展國際應用三大路徑,計劃到2027年實現全國綠證市場體系的成熟化與全球化聯動。這一舉措不僅為可再生能源產業注入新動力,也為全球綠色能源合作提供了中國方案。

  一、完善綠證供給體系,夯實市場發展基礎

  文件明確要求建立按月批量自動核發機制,確保綠證信息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精準匹配。通過強化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的技術支撐,實現當月完成上月併網項目建檔立卡及綠證核發,大幅提高核發效率和透明度。針對分布式發電等細分領域,未來將試點推進自發自用電量的綠證核發管理,逐步覆蓋全類型可再生能源項目。此外,文件強調打破區域壁壘,要求各地區不得限制綠證跨省流通,推動全國統一市場形成。

  二、構建多元消費機制,激活市場需求潛力

  為充分釋放綠證價值,《意見》提出強制消費與自願消費並行的雙軌制:一方面通過政策明確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綠色電力消費比例,並將綠證作為核算依據;另一方面拓展企業自主購買場景,鼓勵在供應鏈管理、產品碳足跡認證等領域應用。專家指出,這種機制設計既能保障基礎需求穩定增長,又能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值得關注的是,文件特別強調要優化價格形成機制,確保綠證交易能真實反映其環境價值,從而提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經濟性。

  三、推進國際互認與應用,提升綠色貿易競爭力

  在全球碳邊境調節機制趨嚴的背景下,《意見》將綠證國際化作為戰略方向。通過推動中國綠證標準與國際接軌,助力出口產品增強「含綠量」。據統計,當前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占比超過40%,消費綠色電力已成為降低工業品碳足跡的核心路徑。文件要求加強與歐盟等經濟體的政策對話,探索建立互認機制,這不僅有助於減少貿易壁壘,更將倒逼國內全產業鏈加速低碳轉型。

  總結:綠證市場成綠色經濟關鍵紐帶

  從供給端的技術創新到消費端的制度保障,再到國際市場的戰略布局,《意見》構建了覆蓋全鏈條、貫通國內外的綠證發展體系。通過強化月度核發機制、拓展強制與自願消費場景、推進全球互認合作三大核心舉措,我國正加速釋放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力,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市場化支撐。隨著2027年目標逐步落地,綠證有望成為連接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國際貿易的綠色紐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向綠色低碳模式轉變。

延伸閱讀

中信證券:氫基綠色能源價值凸顯,主要受益於三大驅動力(20250206/08:18)

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氫基綠色能源在能源轉型浪潮的推動下價值凸顯,主要受益於三大驅動力:技術逐步成熟,政策強力推動,經濟性持續可期。我們測算2025-2030年未來5年內,氫基綠色燃料將會帶動綠氫需求CAGR達到84%,或帶動投資金額4400億元。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我們認為投資價值量占比集中和運營階段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環節受益更為明顯,推薦關注價值量占比可達綠醇項目總額13%/11%的電解槽及生物質氣化爐設備供應商,以及項目選址臨近燃料加注港口和生物質富集區域的清潔能源運營商。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綠色能源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