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無機化工 內容詳情
湖南耒水突發鉈濃度異常事件引多方應急響應
  2025-03-25 06:53:2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3月16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監測顯示,耒水郴州耒陽跨市斷面的鉈濃度達0.13微克/升,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飲用水源地限值(0.1微克/升)。這一異常數據引發政府緊急響應,部省聯動啟動污染溯源與治理行動。截至最新通報,通過多級防控措施,下游水廠出水鉈濃度持續達標,供水安全得到保障。

  一、污染事件起因:水泥企業拆除作業致含鉈灰塵擴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鉈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鉈污染源於郴州市蘇仙區某水泥企業的舊生產線窯爐拆除工程。3月17日溯源排查確認,在雨水沖刷作用下,窯爐內殘留的含鉈粉塵通過廠區排水系統進入外環境水體。污染物隨水流擴散至下遊河段,觸發跨區域應急機制。

  二、污染源管控:多措並舉阻斷二次風險

  郴州市迅速採取源頭治理措施,將涉事企業廢水轉運至專業重金屬污水處理廠,並實施場地防滲處理。工程團隊修建臨時應急池,加固廠區排水溝渠混凝土結構,通過物理隔離和化學處置手段消除污染物擴散隱患。這些行動有效遏制了含鉈廢水的進一步外泄。

  三、流域協同治理:跨市聯動保障飲用水安全

  在部省專家指導下,郴州與衡陽兩地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在坳上河、郴江及耒水受影響河段同步開展污染處置。通過投放除鉈藥劑、優化水流調度等方式淨化受污水體,並對關鍵斷面實施高頻次水質監測。數據顯示,自事件發生以來,下游各飲用水廠出水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限值0.1微克/升),未出現供水安全問題。

  四、應急成效與後續監管

  此次事件處置體現了快速響應與科學治理的協同效應。通過精準溯源、源頭阻斷和流域聯防,成功將環境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未來需進一步強化工業設施拆除過程中的重金屬管控,並完善跨區域水污染預警體系。監測結果表明,在現行措施下,涉事河段水質正逐步恢復常態。

  此次事件揭示了工業活動潛在的環境污染隱患,也展現了多方協作應對突發環境問題的能力。持續加強重點行業監管與應急能力建設,是保障流域生態安全的重要方向。

延伸閱讀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鉈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