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飼料 內容詳情
豆粕市場再迎政策衝擊:關稅擾動下的價格博弈
 豆粕 2025-04-07 10:40:05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受中美貿易政策調整影響,國內豆粕市場迎來新一輪波動。清明假期疊加關稅消息發布,現貨價格在周末快速上漲後陷入觀望,反映出短期情緒與長期基本面的複雜交織。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市場價格表現、供需結構變化及產業鏈應對策略,揭示政策衝擊下豆粕市場的核心矛盾與發展路徑。

  一、關稅消息引發現貨快速上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豆粕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5日(周六)關稅政策落地後,沿海地區豆粕現貨價格普遍上調150元/噸。東北地區報價達32803320元/噸,華北與山東區域分別升至32803300元/噸和32303250元/噸,華東及廣東市場則漲至31503170元/噸和30803100元/噸。儘管漲幅略低於2018年同期水平,但貿易商周日暫停報價的動作表明市場正在等待金融盤面指引。此次調價既體現了對美豆進口成本抬升的預期,也反映了當前巴西大豆集中到港背景下,供應端尚未出現極端短缺的局面。

  二、供需面與套利操作平衡短期走勢

  從基本面看,45月大豆月均到港量將超1000萬噸,疊加開機率回升帶來的壓榨增量,為豆粕價格形成天然壓制。當前34%的關稅幅度雖顯著提升進口成本,但國內壓榨利潤空間因內外盤價差擴大而有所拓展。市場博弈焦點在於:短期情緒推動的價格漲幅能否覆蓋長期到港原料的成本壓力?部分企業可能通過增加套利操作對衝風險,例如提前鎖定遠期基差合約或開展45月/69月跨期交易。這種策略性行為將直接影響現貨價格的波動節奏。

  三、貿易格局重構下的產業應對策略

  若關稅政策持續升級,未來大豆進口渠道將進一步多元化。當前巴西仍為我國主要供應國,但北美轉口貿易或通過墨西哥等第三地增加。對於壓榨企業而言,需在保障利潤的前提下優化採購結構:一方面推動買方與賣方直接合作降低中間成本;另一方面加強海運物流管理以應對運輸瓶頸。長遠來看,國內產業還需關注轉基因政策動態,並探索南美以外的多元化供應來源。

  總結

  本輪關稅調整對豆粕市場的影響呈現顯著階段性特徵:短期價格波動受情緒驅動明顯,中期需觀察進口節奏與套利行為的平衡效果,長期則考驗產業鏈在貿易格局重構中的適應能力。儘管成本端抬升趨勢確定性較強,但供需基本面尚未完全支撐當前市場的樂觀預期,後續走勢仍將在政策、金融和產業邏輯間動態博弈中尋找新的均衡點。

延伸閱讀

卓創資訊:豆粕基差快速止跌回升 供應預期仍舊偏緊(20250214/14:15)

全國現貨基差均價用了四個交易日,從840元/噸快速下行至640元/噸。但周四下午開始市場價格以及6-9月對M09的基差價格均開始上調,周五北方基差環比上漲20元/噸,南方漲幅在50元/噸左右,工廠陸續放出的2-3月的停機計劃以及巴西港口擾動的傳聞,使得供應端寬鬆預期暫時消褪。卓創資訊預計豆粕現貨價格將繼續偏強運行。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豆粕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