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商貿 內容詳情
在關稅問題上,美日為何又「談崩了」 ?(20250504/19:19)
 關稅 2025-05-04 19:19:12

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然而川普政府推出的關稅政策並未給予日本「特殊待遇」,這也招致了日本的強烈反對。儘管雙方已進行了兩輪談判,但尚未達成共識。那麼從美日雙方的最新表態中,能解讀出怎樣的信息?特約評論員蘇曉暉表示: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現在日本疲於應對,也在擔心自己的處境。因為說到汽車產業,日本已經退無可退。汽車行業是日本一個重要的就業領域,從業人數占到日本就業總人口的約8%,這對於日本政府執政來說非常關鍵。如果一味妥協退讓,會造成國內激烈的震盪,會直接影響到自民黨的執政。同時我們看到,日本提出條件,希望以審查非關稅壁壘以及進口更多的美國農產品來與美方進行交換,換取美方的豁免。但是在日本提出這種條件的時候,美方並不理睬,而是繼續加碼。所以這個時候日本已經出現了應激反應,日本已經提出可能會以巨額的美債作為籌碼來與美方進行談判,日方發出的威脅是再次警告美國。如果關稅戰美國一味緊逼,那麼最終還是兩敗俱傷。(央視新聞)

延伸閱讀

受對等關稅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驟降至2023年8月以來最低(20250430/09:48)

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各分項指數,大都出現下降。其中生產指數在擴張區間微降,新訂單指數降至七個月新低,但仍在擴張,顯示供給繼續好於需求;受對等關稅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驟降至2023年8月以來最低,明顯低於榮枯線;生產經營預期指數在擴張區間降至2024年四季度以來新低,也是2012年4月有記錄以來第三低,顯示業界對全球貿易前景的擔憂加劇;就業指數在上月短暫擴張後再次落入收縮區間;企業更多動用庫存來生產和銷售,原材料庫存指數降至榮枯線下,產成品庫存指數則在收縮區間微升。製造業價格仍然低迷,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兩月位於收縮區間,降幅略有收窄,出廠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持平。(財新)

中信證券:關稅對家電公司業績的影響整體可控(20250430/08:20)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美方加征關稅,家電企業通過產能出海積極應對。近期,美國對華再加關稅,引發資本市場關注,研報認為,主要家電企業已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短期來說,出口型公司已提前進行海外備貨,降低業績影響;中長期維度,主要企業已積極布局東南亞、墨西哥產能,減少關稅影響。需要留意的是,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也在起量,有助於降低美國訂單波動對國內企業的影響。美方持續加征關稅,對家電公司業績短期有所衝擊。但考慮企業採取積極應對措施,中信證券認為,關稅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整體可控,總結來說,推薦關注三類投資方向:1)在中東非、拉美等新興市場銷售起量,海外積極布局產能的企業;2)全球化品牌運營商,掌握產業鏈定價權,在美國、墨西哥擁有成熟家電產能基地,可應對關稅影響的公司;3)內需占主導,對美收入敞口較小的公司。

4月29日美股成交額前20:亞馬欲遜曬關稅成本遭白宮怒斥(20250430/05:28)

周二美股成交額第4名亞馬遜收跌0.17%,成交77.35億美元。亞馬遜公開關稅成本遭白宮抨擊。媒體周二報導稱,亞馬遜表示,鑑於美國新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其低成本的Haul部門已考慮列出商品的進口費用。但在白宮指責這種做法是「敵對和政治行為」後,亞馬遜否認了在其主網站上列出進口費用的計劃。亞馬遜的迅速變臉之舉得到了川普的表揚。川普對記者說:「傑夫-貝索斯人很好。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他做了正確的事情。」

對關稅擔憂拖累經濟前景 4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暴跌至近五年低點(20250429/22:16)

美國4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近5年低點,因對關稅的擔憂日益加劇,拖累經濟前景。美國諮商會數據顯示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7.9點,至86.0,為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全球指標高級經濟學家Stephanie Guichard表示:「4月份消費者信心連續第五個月下降,降至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預計明天公布的美國GDP數據將顯示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因企業競相進口商品以避免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導致進口激增。消費者支出也可能大幅放緩,受居高不下的通脹以及對關稅對經濟影響的擔憂拖累,將促使一些家庭削減消費以保存儲蓄。

分析師:關稅不確定性令美元難以大幅回升(20250429/14:59)

美元雖現漲勢,但在美國關稅政策前景不明朗背景下仍難實現實質性復甦。對美國可能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的樂觀情緒略微幫助了美元。月末資金流動引發的投資組合調整也可能產生利好。但Pepperstone策略師Michael Brown在報告中說,美元仍然 「缺乏吸引力」,美國例外論敘事已經失效。他表示,美元是受持續貿易不確定性影響最大的資產。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稅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