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最新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數據)
行業動態概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際貿易摩擦持續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商務部近期針對多國環氧樹脂產品作出終裁決定。這一裁定不僅反映了美國對關鍵化工材料供應鏈的高度關注,也給全球環氧樹脂市場的貿易格局帶來深遠影響。本文結合具體數據,解析裁決內容及潛在市場變化趨勢。
3月31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進口自中國、印度、韓國、泰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環氧樹脂的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值得關注的是,因未參與應訴程序,中國環氧樹脂生產商/出口商被裁定的傾銷幅度高達354.99%,遠超其他經濟體。具體數據如下:
印度企業:12.69%15.68%
韓國企業:5.62%7.59%
泰國企業:5.25%
中國台灣地區企業:10.93%26.98%
這一結果表明,美國對華環氧樹脂產品的貿易壁壘顯著升級,或將直接影響其在美市場份額。
同期發布的反補貼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相關企業因未參與應訴被裁定的補貼稅率達547.76%,印度、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的稅率分別為10.66%103.72%、1.01%1.84%和3.38%19.13%。高額疊加關稅將顯著增加中國環氧樹脂出口至美國的成本,進一步壓縮其價格競爭力。
美國此次裁決覆蓋了環氧樹脂海關編碼(HTS No. 3907.30.0000)項下所有相關產品。從數據可見,除中國外,其他經濟體稅率普遍較低甚至不足15%,這可能促使美國進口商轉向印度、韓國等替代來源。然而,考慮到供應鏈穩定性及技術門檻,短期內全球環氧樹脂市場格局或呈現區域性調整。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預計於2025年5月12日發布最終產業損害裁定。若認定存在實質性損害,則上述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將正式生效。這一時點將成為決定中國及其他出口國環氧樹脂企業能否保留美國市場准入的關鍵節點。
總結:貿易壁壘下的行業變局與應對方向
此次美國針對環氧樹脂的裁決,尤其是對中國企業的極端稅率,凸顯了其強化本土產業保護的決心。對於全球供應鏈而言,企業需重新評估出口策略、尋求合規優化路徑或開拓多元化市場。同時,高額關稅可能加速中國環氧樹脂行業的內部整合及高端技術突破,以應對國際貿易環境的複雜挑戰。未來數月內,ITC的終裁結果將直接影響這一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態勢與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