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通用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聚焦2025:機器人產業新動態與廣東發展藍圖
 機器人 2025-04-06 13:20:0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工智慧核心規模突破2200億,工業機器人占全國44%

  隨著全球科技競爭加速向智能化領域縱深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作為製造業大省的廣東,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賽道持續發力,2024年已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2200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超24萬台(套),兩項數據穩居全國首位。在此背景下,廣東省以政策創新為引領,正加速構建覆蓋技術研發、場景應用和生態培育的完整體系,目標直指全球產業高地。

  一、產業規模持續擴張:廣東領跑全國機器人賽道

  廣東憑藉完整的產業鏈與豐富的應用場景,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已形成顯著集聚效應。2024年數據顯示,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國總市場份額的44%,連續五年蟬聯榜首;核心產業規模突破2200億元,成為全國第一梯隊的核心引擎。從服務民生的外骨骼輔助設備到政務場景的智能問答終端,「廣東造」機器人正以多樣化形態滲透至千行百業,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加速智能化轉型。

  二、核心技術攻堅:破解「卡脖子」難題打造創新策源地

  儘管產業基礎雄厚,但關鍵技術短板仍制約發展進程。當前廣東省聚焦高端晶片設計、精密減速器研發等薄弱環節,通過政策引導企業與科研機構協同攻關。例如,在機器人核心部件領域,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突破進口依賴;針對人工智慧算力需求,規劃布局超算中心和智能計算集群,為算法優化提供底層支撐。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已建成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超過300個,持續夯實技術根基。

  三、場景驅動應用:以「機器人+」賦能產業升級

  從工廠自動化產線到醫療康復器械,從農業採摘機器人到物流分揀系統,「人工智慧+」與「機器+」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產業生態。廣東省通過「揭榜掛帥」機制徵集重點領域應用場景,推動建築、教育、醫療等傳統行業與智能技術深度嫁接。例如在製造業領域,工業機器人密度已達到每萬名工人400台的國際先進水平;在服務業場景中,具備自主導航功能的服務機器人已在商場、醫院等場所實現規模化應用。

  四、人才生態構建:培育未來產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人才缺口,廣東實施「靶向引才」策略,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高校增設相關學科,並聯合企業共建實訓基地。政策明確對領軍人才給予科研經費、住房保障等綜合激勵,同時鼓勵職業院校開設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維護課程,打造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預計到2025年,廣東省將新增人工智慧領域專業技術人才10萬人以上,為產業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五、制度創新護航:在規範中探索包容性發展路徑

  面對數據安全、倫理風險等新挑戰,廣東率先構建「監管沙盒」機制,在琶洲試驗區等地劃定試點區域,允許企業在可控範圍內測試新型機器人產品與服務模式。同時加快制定人工智慧倫理指南和機器人行業標準,通過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平衡創新活力與公共安全。這一系列舉措既為技術疊代保留彈性空間,又為產業健康發展築牢底線屏障。

  結語:智造未來,向全球高地加速進發

  從政策支持到場景落地,從技術研發到人才儲備,廣東正以系統性工程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邁向更高能級。通過補鏈強鏈、開放創新和制度保障的協同發力,一個涵蓋核心技術攻關、產業集群培育、應用場景拓展的生態圈已初具雛形。隨著2025年發展目標漸行漸近,廣東有望在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中搶占先機,以「機器人+」為支點撬動萬億級新質生產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智造新篇章。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