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廣告市場持續擴張,2025年預計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然而,在數位化營銷加速滲透的背景下,品牌如何平衡創意表達與社會責任成為關鍵議題。某乳企近期因"奶牛招聘"主題廣告引發輿論風暴,其營銷策略爭議背後折射出行業發展的深層矛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廣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乳業品牌推出的系列廣告中,"COWS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闆哞!""跳槽吧!奶牛,聽說你們場曬不到太陽?"等文案被指暗諷職場打工人,並涉嫌模仿某知名招聘平台設計元素。儘管該企業聲明已獲得相關方授權並強調創意初衷是展現對奶牛福利的重視,但公眾仍質疑廣告內容的社會影響與品牌傳播價值定位。這一事件凸顯企業在追求創新時需更審慎評估社會接受度。
該企業招股說明書披露數據顯示,20192022年上半年銷售費用累計達13億元,其中僅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率便超出同行業平均水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三年間研發總投入僅為750萬元,占營收比例不足0.1%。這種"重廣告營銷、輕技術研發"的發展模式,在當前消費升級背景下已難以持續支撐品牌長期競爭力。
該企業在2024年終止IPO進程的決策,與近年來資本市場對品牌社會責任關注度提升直接相關。其原計劃通過上市募集51億元用於牧場建設及營銷推廣,但資本市場的謹慎態度反映出市場對過度依賴廣告驅動增長模式的擔憂。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當廣告創意與社會情緒產生衝突時,企業需重新審視傳播策略是否符合品牌核心價值定位。
作為一家營收規模從2019年8.65億元躍升至2021年25.66億元的全產業鏈乳企,該企業總資產已達41.02億元。但其高達72.27%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背後,隱藏著發展質量與品牌內涵建設的雙重課題。未來若想突破增長瓶頸,需在廣告投入結構上實現轉型:既要保持市場曝光度,又要通過內容創新傳遞奶牛福利、牧場生態等核心價值主張,真正將營銷支出轉化為消費者認同的品牌資產。
綜上所述,認養一頭牛的廣告爭議不僅折射出當前企業營銷策略面臨的多維挑戰,也揭示了行業在追求創意突破過程中需承擔的社會責任。隨著2025年廣告產業規模預期增長至新高點,品牌方亟待構建更具社會價值導向的傳播體系,在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之間找到平衡支點。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