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低空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業態,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活力。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已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低空旅遊以其獨特的空中視角和體驗,滿足了遊客對個性化、高品質旅遊的需求,成為旅遊市場的新亮點。本文通過對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因素、作用機制與實踐路徑的分析,旨在為低空旅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建議,推動旅遊經濟轉型與社會現代化建設。
(一)政策驅動:國家戰略政策導向引領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政策的支持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與政策創新為空域管理改革和產業支持提供了制度保障。低空經濟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政策的實施為低空旅遊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空域管理改革方案的實施,為低空旅遊釋放了制度紅利。同時,產業支持政策助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裝備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此外,旅遊產業政策推動了低空旅遊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為低空旅遊的市場拓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二)技術驅動:顛覆性技術的支撐助推
旅遊市場趨勢分析提到技術的創新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航空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突破為低空旅遊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新型航空器的研發和應用改變了傳統的飛行方式和旅遊體驗,如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具有垂直起降、噪音低、環保等優點,能夠更好地適應城市和景區等不同環境的低空旅遊需求。信息技術的融合與賦能,使得低空旅遊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行為,從而優化產品設計、服務流程和市場營銷策略。通信技術的升級與保障,為低空旅遊的安全運行和信息傳遞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市場驅動:消費升級內在需求牽引
市場的內在需求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牽引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遊需求的多樣化,尤其是消費升級驅動下,高端體驗式旅遊需求增長,低空旅遊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體驗,滿足了遊客對個性化、高品質旅遊的需求。旅遊市場的多元化與拓展,為低空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不同消費層次的遊客群體對旅遊產品的需求存在差異,低空旅遊作為一種具有廣泛適應性的旅遊業態,能夠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四)產業驅動:多業態融合的協同促進
產業的協同發展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通用航空產業作為低空旅遊的基礎產業,其發展水平對低空旅遊有著重要的帶動和支撐作用。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迅速,通航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通用機場建設穩步推進,航空器研發製造能力不斷提升。旅遊產業作為低空旅遊的主要融合對象,與低空旅遊的協同發展對於雙方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與通用航空企業合作,旅遊企業可以將低空旅遊產品納入旅遊線路和套餐中,豐富旅遊產品體系,提升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一)理論基礎
新質生產力理論:新質生產力理論強調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生產力的質變。在低空旅遊領域,這一理論為「技術-制度」協同演化機制提供了理論支撐。技術層面,航空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突破為低空旅遊提供了硬體支持;制度層面,政策驅動下的空域管理改革和產業支持政策為技術轉化和市場推廣提供了制度保障。
產業融合理論:產業融合理論指出,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能夠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在低空旅遊中,產業融合機制可以通過通用航空產業與旅遊產業的協同發展,構建多業態融合的生態系統。低空旅遊與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深度融合,能夠形成「低空+農業觀光」「低空+工業體驗」「低空+文化休閒」等新型業態。
創新擴散理論:創新擴散理論揭示了新觀念、新產品和新技術在社會系統中的傳播規律。在低空旅遊市場供需動態匹配機制中,創新擴散理論強調通過傳播渠道和採納者分類,推動低空旅遊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和服務流程,提升消費者對低空旅遊的接受度和滿意度。
(二)作用機制
低空旅遊的技術-制度協同演化機制:低空旅遊的發展需要技術與制度的協同演化來推動其高質量發展。技術創新為制度變革提供動力,而制度變革又為技術創新提供保障和引導。通過技術與制度的協同演化,低空旅遊能夠實現從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智能化的轉型,從而推動高質量發展。
低空旅遊市場的供需動態匹配機制:基於大數據的「需求畫像-產品供給-體驗反饋」閉環系統,成為破解低空旅遊供需錯配的關鍵工具。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收集和分析遊客的消費行為、偏好和需求特徵,構建精準的需求畫像;根據需求畫像,企業可以優化產品供給,開發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低空旅遊產品和服務。
產業結構優化及城鄉融合創新機制:產業結構優化及城鄉融合創新機制是推動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形成「核心產業-關聯產業-衍生產業」的生態網絡,可以提升低空旅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附加值。同時,低空旅遊產業的發展還能夠促進城鄉融合,帶動城鄉經濟的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體驗經濟轉化與消費擴容提質機制:體驗經濟轉化與消費擴容提質機制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通過將低空旅遊與體驗經濟相結合,可以實現體驗經濟的轉化和消費的擴容提質。低空旅遊企業可以通過創新產品設計和服務模式,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體驗項目,提升遊客的消費體驗,促進低空旅遊市場的持續增長。
(一)顛覆式技術研發創新應用
顛覆性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應用是推動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這包括低空智能互聯航行技術的創新,如深圳市多翼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低空智能航行系統技術。這些技術能夠提高低空旅遊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和便捷的飛行體驗。同時,構建協同創新模式,涉及政府、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能夠促進知識的交流和技術的快速疊代,加速低空旅遊產業的創新步伐。
(二)首發經濟助推首創和首展
首發經濟的助推、產品的特色化發展以及政策支持與產業協同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例如,廣州億航公司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獲得全球首張型號合格證,為無人機、eVTOL等新興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低空旅遊產品的特色化是提升旅遊體驗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開發符合新消費趨勢的設備、設施以及產品和服務,同時積極進行首發和首展,以滿足遊客對新型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體驗需求。
(三)低空要素產品業態的創新
低空旅遊產品業態的創新、要素融合以及場景和多業態融合是推動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通過「文化+航空」「旅遊+航空」「體育+航空」等創新融合模式,低空旅遊能夠輻射帶動航空器研發、低空交通、低空觀光等產業鏈的形成,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整合多種要素,包括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保障。
(四)專業服務生態圈系統塑造
專業的產業鏈和服務生態圈系統塑造、提高產業鏈基礎能力以及激發需求市場活力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數智化保障服務體系,可以提升低空旅遊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時降低運營成本,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和便捷的飛行體驗。同時,提升產業鏈的基礎能力,確保全鏈的自主可控,是實現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五)低空旅遊市場的精準培育
低空旅遊市場的開放創新、消費需求的培育以及基礎設施與技術創新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通過放寬政策環境,提供更多低空飛行的便利條件,同時鼓勵技術創新,如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發展,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同時,通過科普飛行體驗知識,利用網際網路媒體和社交軟體等工具,提高公眾對低空旅遊的認知度和喜愛程度。
(六)政策引領和多方制度保障
政策的引領、制度的支撐以及人才和資金的雙重保障是低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政府工作報告已將低空經濟納入國家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點任務之一,這為低空旅遊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各地方政府應積極響應,加速布局低空經濟,編制低空旅遊發展專項規劃,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支持院校、科研機構開設通用航空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