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國產四大運動服飾品牌中,李寧2024年的業績表現引發市場關注。儘管多數頭部企業實現雙位數增長,但李寧卻面臨增收不增利的挑戰,其淨利潤同比下滑5.5%,門店數量連續縮減,存貨壓力攀升至26億元。這一系列數據折射出運動服飾行業競爭加劇、品牌轉型陣痛及庫存管理難題,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觀察窗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飾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國產四大運動服飾品牌中,李寧2024年實現營收286.76億元,同比僅增長3.9%,遠低於安踏的13.6%和特步的6.5%。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5.5%至30.13億元,成為唯一利潤下滑的企業。對比同行業者,李寧在渠道擴張與成本控制上面臨明顯壓力:全年銷售費用達91.99億元(占營收32.08%),門店數量淨減少83家至7585家,經銷商數量同步縮減5家。
李寧存貨規模同比增長4.2%至25.98億元,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延長至64天。這一指標在運動服飾行業尤為關鍵——過高的庫存不僅占用現金流,更可能引發促銷折價風險。儘管公司強調「精準運營」,但終端零售效率的下降反映出其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存在錯配問題。與此同時,房地產投資計提減值3.33億元進一步拖累利潤表現。
李寧主動縮減門店數量背後是渠道優化的深層考量:2024年關閉低效店鋪的同時新增高端「中國李寧」時尚店占比提升。但經銷商網絡減少5家,折射出終端銷售端承壓現狀。對比安踏通過FILA等多品牌矩陣擴張、特步聚焦跑步細分市場,李寧在渠道升級與下沉市場的平衡策略仍需進一步驗證。
2024年運動服飾市場競爭持續升溫,除傳統四大國產品牌外,國際巨頭加速本土化布局。李寧亟需強化其「中國李寧」時尚線與專業運動產品的差異化定位。數據顯示其研發投入占比穩定在約3%,但如何將技術轉化為核心消費群體認同的賣點仍是關鍵。存貨周轉效率低於行業均值10%以上的現狀,更凸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待提升空間。
總結:2025年服飾市場投資需警惕品牌老化風險
李寧財報揭示運動服飾行業的雙重挑戰:存量市場競爭白熱化疊加消費者偏好快速疊代。企業既要通過產品創新維持高端形象,又需控制渠道成本與庫存水位。未來增長動能或集中在精準定位細分賽道、強化科技賦能以及優化全渠道運營效率三大方向。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關注頭部品牌市場份額的同時,更應警惕存貨積壓、區域擴張風險及品牌年輕化轉型的長期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