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純鹼期貨主力合約呈現震盪上行態勢,核心驅動源於供應端檢修力度增強及下游需求邊際改善。截至2024年5月,國內純鹼企業庫存維持170萬噸高位,但行業開工率回落至87.7%,供需矛盾階段性緩和推動價格觸底反彈。本文通過解析當前產業鏈動態與關鍵數據,揭示未來市場演變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純鹼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純鹼企業檢修計劃密集落地,行業產能利用率出現結構性調整。截至5月9日統計數據顯示:
整體開工率為87.74%,較上月下降0.93個百分點
周度產量降至74.07萬噸,環比減少1.1%
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產能減量與金山鹼廠檢修直接帶動運輸成本升至350400元/噸
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天然鹼法生產成本約850元/噸,疊加區域運距因素,基準交割地綜合成本錨定在12001250元/噸區間。隨著二季度檢修計劃推進,預計純鹼周度產量將進一步回落至72萬噸水平。
下游浮法與光伏玻璃日熔量指標顯示行業回暖跡象:
1. 浮法玻璃領域
日熔量回升至15.63萬噸,環比微增0.45%
產線開工率75.24%,維持近三年低位運行
2. 光伏玻璃板塊
受政策驅動日熔量反彈至9.88萬噸
需求釋放受制於庫存壓力,採購端保持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玻璃產能恢復較2023年峰值仍低9.8%,浮法玻璃產線數量同比減少32條,整體需求增量空間受限。行業統計顯示純鹼企業庫存170.07萬噸,雖環比持平但同比激增91%,去庫壓力依然顯著。
當前生產利潤結構呈現以下特徵:
氨鹼法企業成本降至1300元/噸(環比降1.2%)
聯鹼法成本1259元/噸(環比降1.04%)
行業平均利潤維持在275325元/噸波動區間
成本曲線顯示純鹼價格已逼近盈虧平衡點,若期價回落至1300元/噸附近將觸發生產端減產保護機制。從估值維度分析,短期價格將在13001450元/噸箱體內震盪,突破需等待庫存實質性去化或需求超預期增長。
總結:在2025年行業周期視角下,純鹼市場仍面臨產能過剩與結構性調整的雙重挑戰。供應端檢修形成的階段性支撐疊加成本剛性,為價格提供底部緩衝;而下游玻璃行業的復甦力度和庫存消化進度將成為主導行情的關鍵變量。短期內13001450元/噸的價格區間或持續至三季度末,趨勢性上漲仍需等待供需關係根本改善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