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水性塗料因其低揮發性有機物(VOC)含量和較低的環境影響,逐漸成為塗料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性塗料包括水溶性塗料、水稀釋性塗料和水分散性塗料(乳膠塗料),在全球塗料市場中的產值和市場占比不斷提升。然而,水性塗料生產過程中仍存在一些職業危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廣東某水性乳液生產企業的調查與分析,探討水性塗料行業的職業危害現狀及防護措施,為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提供參考。
《2025-2030年中國水性塗料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水性塗料的生產過程涉及多種化學物質和物理因素,可能導致職業危害。以廣東某水性乳液生產企業為例,該廠主要生產水性乳液,使用的原輔材料包括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樹脂、丙烯酸酯類、乳化液、水、表面活性劑和乳化分散劑等。生產過程中,工人可能接觸到其他粉塵、丙烯酸、苯乙烯、氨等化學因素,以及噪聲、高溫、工頻電磁場等物理因素。
(一)化學有害因素檢測
該廠生產工人在投料、混合加熱、反應釜操作、包裝或巡檢等過程中會接觸到逸散到空氣中的化學有害物質。檢測結果顯示,正常生產過程中,生產操作工接觸的其他粉塵濃度低於衛生限值,苯乙烯、丙烯酸、氨等濃度均低於檢出限,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標準的要求。具體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
(二)物理因素檢測
生產設備運轉時會產生噪聲和高溫危害。檢測結果顯示,生產操作工、包裝工、倉管、叉車工、搬運工、污水處理工等崗位工人的噪聲暴露量為72.4~82.4 dB(A),低於限值85 dB(A)。工作場所環境噪聲強度測量結果為64.7~83.4 dB(A),其中投料、預混罐、反應釜各工位和壓濾機工位檢測結果均大於80 dB(A),表明生產操作工和叉車工為噪聲作業崗位,應關注其噪聲危害的控制。生產操作工的WBGT指數為28.4℃,低於衛生限值32℃。機修主管巡檢配電室時接觸到的工頻電、磁場強度分別為32 V/m和0.105 μT,均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標準要求。
(一)職業病防護設施
該廠優先採用自動化、密閉化生產,大部分原料通過密閉管道泵送,生產操作工基本在控制室遠程監控生產設備。車間四周設置門窗進行自然通風,並配備軸流風機進行機械通風,能及時排除和稀釋有害氣體。原料地罐區露天布置,化學品儲罐埋地並通過密閉管道輸送。產噪設備集中布置並採取加固減振措施,反應釜、供熱管道等設置良好的隔熱層,各工作崗位利用機械通風進行局部降溫或設置空調設施進行室內降溫。配電設施採用金屬外殼進行電磁屏蔽。檢測結果表明,該廠採取的防護措施設置合理有效,減少了作業人員接觸各職業病危害的風險。
(二)個人防護用品
該廠為各崗位配備了安全帽和防護鞋,為生產操作工等化學毒物接害崗位配備了3M9041防毒口罩、耐酸鹼手套、橡膠手套和護目鏡,為叉車工、裝卸搬運工配備線手套,為機修工配備3M3700防塵口罩、電焊手套、焊接面罩和絕緣手套,並制定了職業危害防護用品管理制度。檢測結果顯示,企業配備的個體防護用品符合相關要求。
(三)應急救援設施
該廠制定了《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及《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生產區和罐區設置了可燃氣體報警連鎖裝置。車間、倉庫等區域設置了應急通風、洗眼噴淋裝置、集液溝、風向標、消防水池、消防沙池、滅火器、消防水栓、對講機、微型消防站等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和應急藥箱,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一)定期維護防護設施
建議定期檢查維護生產設備及防護設施性能,水性塗料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確保其高效運行,減少職業病危害的風險。
(二)加強個人防護
對於噪聲作業崗位,建議按需配備護聽器,進一步降低噪聲對工人的影響。
(三)完善管理制度
建議完善並落實健康監護等各項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和工人的職業病防護意識,滿足相關標準規範的要求。
2025年,水性塗料行業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廣闊前景,但生產過程中仍存在職業危害風險。通過對廣東某水性乳液生產企業的調查與分析,發現該廠在職業病危害防護方面採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但仍需持續改進和完善。定期維護防護設施、加強個人防護和完善管理制度,將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水平,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為水性塗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