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權威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零售額達1378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家用中央空調占比首次超過60%。隨著消費者對空氣環境舒適性需求的提升及政策推動綠色節能發展,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高能效方向轉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中央空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日,在武漢舉行的一場技術研討會上,一項針對家用中央空調領域的創新成果引發關注。該技術通過突破熱舒適性預測、人感智控和能噪比優化等關鍵問題,實現了從選型設計到運行控制的全流程升級,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解決方案。
傳統空調安裝常面臨戶型適配難題——空間布局差異導致溫度分布不均或容量浪費。此次研發的AI自適應算法通過分析海量家庭場景數據,可在5分鐘內完成全戶型熱舒適性模擬,並生成最優設備配置方案。該技術將選型準確率提升至98%,顯著降低用戶決策成本。
針對空調感知能力不足的痛點,創新團隊開發了超廣域人在場檢測與軌跡追蹤技術。通過融合毫米波雷達和熱成像傳感,在保障隱私的前提下精準識別人體活動區域。結合動態能耗模型,系統可自動調節送風角度、溫度及運行頻率,實測數據顯示在保持舒適度的同時節能15%-20%。
面對低溫制熱與高溫製冷場景下的能效衰減問題,研發團隊構建了多維噪聲抑制架構。通過優化壓縮機轉速控制策略及風機智能調頻算法,在-7℃至43℃的極端環境下仍可維持高能效比(SEER值達10.2),同時將噪音降至18分貝以下,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35%。
總結來看,此次技術創新覆蓋了中央空調從設計選型到場景應用的核心環節。隨著技術成果在小米家用中央空調產品中的規模化應用,預計未來三年內相關技術標準將推動全行業平均能效提升22%,用戶滿意度有望突破90%。這不僅印證了智能化與綠色化是當前行業的雙引擎,也為家庭空氣環境管理提供了更優解方案,在2025年這一關鍵節點為中央空調產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