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文旅部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內,全國國內出遊人次達8.88億,較去年同周期增長14.6%;旅遊總收入突破8090億元,同比增長15.7%。酒店業作為旅遊業核心支撐,在假期期間表現尤為亮眼,重點企業憑藉精準布局與創新服務,成為市場復甦的關鍵驅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酒店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旅遊需求全面釋放的背景下,酒店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飛豬平台數據顯示,其旅遊服務GMV同比激增48%,國內機票與全球酒店履約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酒店業務表現尤為突出,10月1日至8日期間入住間夜量同比增長78%。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超萬家在營酒店平均入住率同比上升4%,累計接待人次突破1300萬;華住集團則以接待超1055萬人次的成績同比增長36%,外賓接待量更實現75%的顯著增長。
從城市分布來看,假期酒店需求呈現「多點開花」態勢。二線城市如寧波、溫州、南昌等成為熱門目的地,平均入住率超90%,部分三四線城市如益陽、懷化更實現100%以上客房滿載。錦江酒店(中國區)的數據顯示,「反向旅遊」趨勢顯著推動廣元、荊州等三線以下城市的酒店表現亮眼,平均入住率達91.7%。景德鎮作為新興「美食IP」代表,憑藉特色體驗吸引遊客湧入,當地20餘家錦江系酒店在假期中持續滿房,印證了文旅融合對區域投資的帶動效應。
假期數據顯示,消費者行為正從「打卡式旅遊」轉向深度體驗。美團旅行統計顯示,選擇在同一城市停留7-8天的遊客數量同比增長超50%,瀋陽洗浴、揚州非遺文化等本地化服務成熱門項目。「瀋陽洗浴帶住宿」的搜索量同比激增319%,成為該市異地遊客消費首選。此外,美食小城如南昌、泉州等地通過榜單效應帶動酒店與餐飲業協同發展,大眾點評平台數據顯示相關訂單量漲幅超200%。
文旅融合催生新機遇,酒店投資需聚焦差異化需求
2025年國慶假期充分證明,酒店行業在旅遊消費升級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頭部企業憑藉全國網絡布局與精準運營,在熱門城市及新興目的地均取得顯著增長;而三四線城市的「反向旅遊」熱潮,則為區域文旅投資提供了新方向。未來,結合地方特色資源開發深度體驗產品、優化細分市場供給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隨著長假延長趨勢顯現(如「請3休12」模式),酒店業有望持續受益於需求釋放,並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鏈價值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