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車輛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投資分析:商業化提速 企業營收與運營數據雙爆發
 無人駕駛汽車 2025-11-12 10:18:2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 年,無人駕駛汽車行業迎來關鍵轉折,頭部企業加速全球市場布局,量產交付與運營數據持續改善,疊加成本下降等多重利好,行業正從技術驗證穩步邁向規模化商業運營階段。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進程提速,不僅體現在企業股價的亮眼表現上,更在營收增長、市場擴張、產業鏈協同等多方面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

  一、無人駕駛汽車企業經營數據實現全面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2025-2030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2025 年以來,無人駕駛汽車相關企業股價表現搶眼。截至 9 月 24 日美股收盤,9 月以來小馬智行股價漲逾 50%,文遠知行漲逾 20%,旗下擁有蘿蔔快跑的百度漲近 40%。

  營收方面,企業業績增長顯著。2025 年第二季度,小馬智行總營收為 1.54 億元,同比增長 75.9%,其中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57.8%,來自乘客端的車費收入同比增長超 300%;截至 8 月 11 日,其第七代無人駕駛汽車已量產下線 200 余輛,累計測試里程超 200 萬公里。文遠知行同期營收為 1.27 億元,同比增長 60.8%,旗下無人駕駛汽車業務營收為 4590 萬元,同比增長 836.7%,占二季度總營收比例提升至 36.1%。百度旗下蘿蔔快跑的運營數據同樣亮眼,2025 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提供超 220 萬次出行服務,同比增長 148%。

  市場布局上,無人駕駛汽車企業加速全球化擴張。小馬智行繼卡達、韓國、盧森堡之後,正式進入新加坡市場,與當地最大交通運營服務商康福德高達成合作,計劃待監管批准後率先在榜鵝地區啟動自動駕駛出行運營,標誌著其國際化戰略進入加速期。文遠知行旗下產品已斬獲 7 國自動駕駛牌照,覆蓋比利時、中國、法國、阿聯、沙特、新加坡和美國,其中自動駕駛小巴 Robobus 於 9 月 19 日獲得比利時首個聯邦級別的 L4 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蘿蔔快跑則通過戰略合作與區域拓展擴大影響力,7 月與 Uber 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將數千輛無人駕駛計程車接入 Uber 全球網絡,率先在亞洲和中東市場推出;8 月宣布將通過 Lyft 平台在歐洲提供出行服務,計劃於 2026 年率先在德國和英國部署第六代無人車並逐步擴大規模;在中國香港自動駕駛相關政策鬆綁後,半年內三度擴區,測試路段延伸至東涌和南區,覆蓋更複雜的商業區與住宅區。

  產業鏈協同方面,無人駕駛汽車核心零部件合作持續深化。9 月,禾賽科技與美國某領先無人駕駛汽車企業深化合作,簽訂價值超 4000 萬美元的激光雷達訂單,計劃 2026 年底前交付。哈囉發布的首款前裝量產無人駕駛汽車車型 「HR1」 全套搭載 8 顆禾賽激光雷達,計劃於 2026 年量產,2027 年於一線城市部署超 5 萬輛。

  二、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聚焦成本控制與規模效應

  無人駕駛汽車企業經營情況的改善,核心得益於產業鏈成熟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及市場持續擴張形成的規模效應。隨著技術疊代與產業配套完善,無人駕駛汽車的硬體成本正在顯著下降,推動商業化進程加速,預計 2026 年,無人駕駛汽車的單公里成本將與傳統計程車或網約車相當。

  不同市場的用戶需求呈現差異化特徵。在美國等高購買力市場,無人駕駛汽車客戶展現出較強的支付意願,用戶更關注安全性而非價格;而國內市場中,無人駕駛汽車的目標客戶仍將其視為傳統網約車及計程車的替代品,價格敏感度較高。

  對於無人駕駛汽車相關企業而言,加快商業化推廣落地意義重大。L4 級自動駕駛領域存在無人化與規模化兩大核心門檻,企業至少需實現百輛車級別的全天候對外開放運營,才能在行業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當前,自動駕駛競爭已進入生態主導權爭奪階段,企業需構建技術、平台、車型的完整生態體系:技術端通過模擬仿真與真實數據結合突破 「長尾場景」 難題;平台端需擁有穩定的出行入口或流量資源;車型端則需實現低成本量產,為規模化運營提供支撐。

  三、無人駕駛汽車規模化落地仍面臨安全與技術挑戰

  儘管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但安全與信任問題仍是其規模化落地的最大挑戰。今年早些時候,交通事故引發了國內社會對汽車廠商 L2 級輔助駕駛技術的信任危機;在全球市場中,特斯拉在無人駕駛汽車運營中出現的交通事故,也對行業整體的業務推廣速度產生了影響。

  技術層面,端到端架構雖在 L2 級駕駛輔助場景中已展現出一定技術潛力,但在當前發展階段,暫不適合單獨應用於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的 L4 級自動駕駛場景,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完善仍需持續投入與探索。

  總結

  2025 年,無人駕駛汽車行業邁入商業化提速的關鍵階段,企業股價、營收、運營里程、市場覆蓋等多方面數據均呈現爆發式增長,全球化布局與產業鏈協同不斷深化。成本下降與規模效應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構建完整生態體系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同時,安全信任問題與技術適配挑戰仍需行業共同應對。未來,隨著技術持續成熟、成本進一步降低以及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實現更廣泛的規模化落地,重塑全球出行市場格局。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