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漿粕行業總量增長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6年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漿粕行業企業數量為55家,該行業實現工業總
產值61.41億元,同比增加31.46%;資產合計59.51億元,同比增加36.34%;實現銷售收入56.31億元,同比增加38.06%;完成利潤總額2.8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02億元,同比減少0.70%;完成出口交貨值2.68億元,同比增加47.59%;行業整體從業人數1.50萬人,同比增加7.75%。由此可見,漿粕行業總量增長勢頭良好,並為我國
經濟、財政、出口和就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 漿粕行業經營環境變化
2006年1-10月份我國漿粕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為56.31億元,產品銷售成本為48.72億元,產品銷售稅金和附加為0.34億元,由此可計算出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和附加)為7.25億元,毛利率(毛利/銷售收入)為12.87%;由於利潤總額為2.84億元,可算出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即所得稅之前的利潤率,也稱稅前利潤率)為5.03%。經營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銷售成本,從而導致毛利和利潤總額出現相應的變化。
3 漿粕行業期間費用變化
2006年1-10月份我國漿粕行業銷售費用為1.13億元,同比增加64.71%;管理費用支出為1.67億元,同比增加2.65%;財務費用為0.79億元,同比增加37.50%;其中利息支出0.71億元,同比增加55.03%,說明債務作為漿粕行業主要財務負擔仍然較重;三費總計為3.59億元,同比增加24.27%;三費比率為6.37%,上年同期為7.07%,同比下降0.71個百分點,表明期間費用相對降低。
4 漿粕行業單位產品經濟規模比較
從單位產品經濟規模的比較來看,2006年1-10月份我國漿粕行業中相對於每噸單位的漿粕產量而言,其單產值為8224元/噸,單成本為6525元/噸,單毛利為970元/噸,單三費為480元/噸,單利潤為380元/噸,單庫存為267元/噸,單出口為359元/噸。由此看來,假如把單產值近似看成每噸漿粕產量的行業平均參考價格,那麼其單成本約占79.34%,單毛利約占11.80%,單三費約占5.84%,單利潤約占4.62%,單庫存約占3.25%,單出口約占4.37%。相比之下,國有企業的單毛利為730元/噸,單利潤為259元/噸;非國有企業的單毛利為1049元/噸,單利潤為419元/噸。
5 漿粕行業單位產品經營狀況比較
從單位產品經營狀況的比較看,2006年1-10月份我國漿粕行業中相對於每噸單位的漿粕產量而言,其單收入(單位產品的銷售收入)為7541元/噸,單利息(單位產品的利息支出)為96元/噸,單增值(單位產品的增值稅支出)為286元/噸,單帳款(單位產品的應收帳款)為388元/噸,單負債(單位產品的負債)為4440元/噸,單人工(單位產品的人工消耗)為6.01人工/噸(表示每人每天生產漿粕產量0.166噸/人工),單現金(單位產品的現金流)為1965元/噸。相比之下,國有企業的單人工為5.90人工/噸,表示每人每天生產漿粕產量0.170噸/人工;非國有企業的單人工為6.05人工/噸,表示每人每天生產漿粕產量0.165噸/人工。
6
化纖漿粕供應和需求變化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我國2006年1-10月份化纖漿粕產量為74.67萬噸,同比增加19.95%;1-10月份進口化纖漿粕51.92萬噸,出口2.39萬噸,新增資源(產量+進口)126.59萬噸,淨增資源(新增資源-出口,即表觀需求)124.20萬噸,顯示中國化纖漿粕產業的市場需求較為強勁。
與上月相比,化纖漿粕行業2006年10月份產量
進出口有所波動,從而使得當月新增資源和淨增資源均有所變化。
從化纖漿粕的進出口單價看,2006年10月份進口單價為662.79美元/噸,出口單價為995.92美元/噸。
7 漿粕行業固定資產
投資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6年漿粕行業計劃投資總額為13.09億元,同比增加28.00%;1-10月份實際完成投資額7.06億元,同比增加55.89%,占計劃投資額的53.91%;今年施工項目總數為25個,同比減少26.47%;其中新開工項目數15個,同比減少44.44%;截至10月底為止,已實現竣工項目數8個,同比減少33.33%,占施工項目總數的32.00%,表明該行業投資項目完成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