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巨大 羽絨服行業向優勢品牌集中
國內羽絨服產業的發展只有20多年的歷史,但市場的發展速度很快。80年代初期,國內羽絨服的年銷售量只有幾十萬件,而目前已經達到了6000萬件。由於羽絨服具有防寒性好、輕柔蓬鬆、洗滌方便、物美價廉、綠色純天然等優點,所以消費者對羽絨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羽絨服市場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特別是近年來,品牌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據統計,目前在全國重點大城市羽絨服銷售中,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其中波司登羽絨服銷售量占全國羽絨服銷售總量的15.58%,有一定銷售規模的前10個品牌,占全國羽絨服銷售總量的40.13%。這說明,羽絨服市場正在向優勢品牌集中。
我國是一個羽絨資源豐富的國家,羽絨原料出口貿易占據世界羽絨市場的70%以上,生產的羽絨服已占世界總量的60%以上。目前,我國生產羽絨服及製品企業達3500家左右,其中成規模的羽絨服專業生產企業有600多家。這些企業正在由市場化運作向品牌化運作轉變,具有嚴格的基礎管理、健全的質量體系、科學的營銷策略、成功的廣告宣傳,在把握市場節奏和順應消費者需求方面,也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而使企業快速發展,羽絨行業的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多種力量覬覦 羽絨服市場面臨洗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羽絨服裝及製品行業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並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眾多的國內品牌企業相繼加入到羽絨製品行業中來,更給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供大於銷、市場過剩、銷售不暢、產品積壓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並日益突出,加之無序競爭和市場失控,過長時間的反季銷售所引發的價格大戰,全行業效益呈整體滑坡之勢。
這幾年,正是國內羽絨行業「洗牌」的重要階段。國外知名品牌也紛紛推出羽絨服產品,加入中國羽絨服市場競爭。外國品牌羽絨服的市場進入,將推進中國羽絨服品牌向國外拓展市場的進度。洋品牌的強勢介入,也使得企業面臨新的壓力。近年來,波司登、鴨鴨、思諾依維等自主知名品牌已經邁開了向國外開發市場的步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些羽絨服企業開始做「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準備。一些生產知名品牌羽絨服的企業正在或已經向家紡、女裝、時裝等產品延伸,以降低市場風險。
時尚化趨勢和面輔料提升增強羽絨服生命力
實際上,一直以來羽絨服都被當成保暖禦寒用品,厚重粗笨的特點令羽絨服與時尚無緣。但據有關資料顯示,從2005年起,消費者對羽絨服設計的時尚性需求程度排在了保暖性之前,位居第一。
時裝化將成為羽絨服的主流。生活條件越好,人們對美的追求就越高。近年來天氣越來越暖,各種活動場所的環境也越來越舒適,禦寒已不再是人們穿羽絨服的惟一目的。從生產技術上,羽絨服已經可以做到既輕薄又保暖。所以,在人們越來越講究美體、線條的今天,羽絨服獨特的質感又是其它服裝所無法相比的。
在羽絨服產品向時裝化、休閒化、運動化和個性化轉變的進程中,也推動著相關面輔料產品的更新和換代。
面料產品的檔次和水平對羽絨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多家面料企業舉辦產品發布會,推出了新穎的羽絨服專用面料產品。有的是採用新的紡織技術產品,有的是根據環保、健康理念具有新功能的產品。羽絨服企業應該密切注視行業的信息,根據自己企業的設計與開發需要,了解新面料,採用新面料,創造出更多有亮點、有創意、有文化品位、符合消費者需求、對市場有吸引力的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