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通信技術通訊設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解析:全球VoIP行業發展
 VoIP 2007-11-12 08:23:00

  市場用戶數持續高速增長

  2006年全球IP電話用戶從1030萬增長到1870萬,增幅達83%。預計2007年VoIP通話量將達到全部通話量的75%。數據顯示,PC2Phone的IP電話付費用戶數量超過470萬人,算上運營商IP電話服務的預定用戶的話,這一數字將達到2400萬。

  歐洲

  由於服務的優勢,法國是歐洲最大的IP電話市場,付費用戶超過了280萬。

  北美

  預計2008年底整個北美地區VoIP用戶總數將超過1750萬。居美國VoIP市場主流的是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時代華納有線和Cablevision分別以25%和19%的市場份額進入市場前列,而AT&T、Verizon通信Qwest通信已在06年推出本地VoIP服務。

  日本

  京瓷、AT&T、日本電信、日本電氣等15家公司最早發展網絡電話。據日本電信部統計,日本VoIP用戶的數量已從2003年的310萬,增至2005年的1030萬。而傳統的固定電話用戶為6000多萬。日本還計劃在2007年推出手機VoIP服務。

  韓國

  韓國是全球網絡電話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有2/3的用戶家中都安裝有網絡電話設備,韓國信息和通訊產業部預計,到2007年,韓國網絡電話用戶將達到400萬,將有47%的呼叫中心將採用VoIP系統。06年呼叫中心對VoIP系統的利用率為17%,到07年底將增至50%。

  中國

  中國電信運營市場VoIP業務量增長趨勢明顯。在長途電話市場,目前國內通話時長中VoIP與PSTN基本已經持平,但VoIP業務增長率高於PSTN。截至2006年9月底,電信運營商可統計IP通話時長為1099.31億分鐘,同比增長11.8%,占長途電話通話時長的比重為43.61%。預計VoIP在長途通話市場所占份額在今後的2到3年內將逐漸等於甚至超過PSTN及移 動(GSM、CDMA)長途業務的總和。

  除了公開的信息產業部統計在冊的通話量以外,國內還存在不少地下運營商經營的VoIP國際長途話務量,根據一定估量方法,賽迪顧問認為到從2003年到2006年,中國「地下」VoIP通話量一直以每年30%的增長率增長,2006年VoIP地下國際話務量達到5.5億分鐘左右,收入為4.9億元左右。

  企業市場VoIP的發展領先於個人用戶市場

  企業VoIP市場則是以IP PBX設備的使用為基礎,發展速度要快過個人VoIP市場。In-Stat將企業PBX市場分為傳統PBX、IP使能PBX(在傳統PBX上增加IP功能)以及基於伺服器的IP PBX。

  根據In-Stat的統計數據從2002年到2005年,IP PBX在所有PBX出貨量中所占的比例從12%增加至39%。In-Stat預計,到2010年全球基於伺服器的IP PBX出貨量將會達到2800萬線,占所有PBX出貨總量的比例超過90%。

  VoIP早期的應用市場主要來自企業用戶,目前這一市場已經比較成熟。VoIP技術的不斷成熟,也使傳統運營商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下降。2006年VoIP應用於企業市場得到迅速發展。與個人用戶市場相比,企業用戶更看重的不是低廉的資費,而是VoIP能夠真正實現語音與數據應用的融合,以此為基礎,企業的信息化真正融合到了企業內部的管理及業務流程中。

移動VoIP成為潛在增長方向

  在移 動通信領域,PC和Phone可以合二為一。3G時代可以實現手機到海外電話的VoIP,這種趨勢在目前的WLAN已經有所體現。預計無線VoIP在3到5年內將會大規模應用,尤其是一些企業將對WlAN基礎架構進行升級,使之能夠支持更多傳統網絡應用,而基於WLAN架構的新型語音技術的出現,無疑將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和生產效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商務處理進程。

  無線城域網和VoIP的結合也是一個發展方向,而且會給目前的移 動話音通信服務市場造成較大影響。但是,與WLAN方式相比,無線城域網在標準規範等方面還不成熟,它對市場的影響力要慢於WLAN+VoIP方式,因此,VoIP的移 動化將進一步衝擊傳統電信運營商,包括移 動話音運營商的市場空間。

  政策管制出現放鬆

  我國目前對VoIP業務採取的是嚴格管制的政策,依照信息產業部2003年2月公布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只有具有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資格的6大運營商,才能經營落地的VoIP業務。但目前已經允許電信和網通在幾個城市開展試點PC to Phone方式的網絡電話業務,說明信息產業部已經意識到PC to Phone方式的VoIP巨大生命力。

  一旦VoIP政策鬆動,虛擬運營商的VoIP業務將對傳統電信業務有很大的衝擊,因此可能出現人為設置的互通障礙,但無論如何,2007年,中國基礎電信業務對外全面開放的WTO要求大限將到,我國VoIP電信管制政策將會有所鬆動,並且,外資的壓力肯定會讓未來幾年的VoIP市場呈現充分競爭勢不可擋的局面,這也將導致市場出現暴發性增長。

  中國VoIP設備供應市場

  2006年國內傳統電信運營商已經逐步開始進入到NGN及新一代VoIP業務的實質性網絡建設階段,並且隨著企業對VoIP理解的加深及控制成本的考慮,大型企業對VoIP的接納態度正在向好。

  在中小型企業市場,受VoIP設備技術成熟及價格下降這些因素的影響,這一市場也在迅速升溫。這些都促使VoIP設備在2006年開始進入實際購買階段,促進了VoIP設備規模增長。

  預計未來5年企業級VoIP設備支出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8%,2009年設備支出預期為42億元人民幣。

  中國VoIP設備市場快速增長

  2006年第二季度國內VoIP設備市場收入為6.79億人民幣,與第一季度同比增長率為19.96%,整體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從中國VoIP設備產品市場結構(銷售額劃分)來看,VoIP網關占39.2%,IP-PBX占26.9%,IP電話機占33.9%。

  VoIP設備供應仍被國際巨頭壟斷,本土廠商迅速跟進

  從全球看,與2005年相比,2006年VoIP設備供應領域的銷售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與05年相比增長了40%。且這種發展勢頭還將繼續保持,NGN和IMS設備銷售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26%。預計至2008年VoIP設備的銷售額將達到58億美元,到2009年收入將達到100億美元。北美VoIP市場的收入占據了全球總收入的45%,歐洲、中東與非洲合起來為27%,亞太地區的收入占總數的21%。

  從設備廠商發展方向看,阿爾卡特、思科和西門子成為接入節點優先供貨商;愛立信成為i-node域優先供貨商,負責供應控制服務的智能產品。表現活躍的廠商還有北電、思科和Sonus。北電在28億美元的媒體網關和軟交換機市場居領導地位;思科大舉進入媒體網關市場並在媒體網關和軟交換機市場排名第二。

  在中國市場,2006年VoIP設備市場產業集中度比較高,國外大型綜合設備供應商Cisco、Avavy占住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很多中國本土設備供應商產品憑藉具有競爭力的性價比也逐漸占有不小的市場份額。

  設備市場的技術走向

  目前仍然只有大約很少部分IT部門推出了成熟的VoIP部署方案。用戶遲遲不願意部署的主要原因是VoIP會給網絡帶來負擔。目前技術已經解決了大多數問題但是實施及維護VoIP系統方面還需要大量配置,因此在設備發展走向上,具有QoS、網管、安全及多功能是2006年設備廠商的主要考慮。

  企業向IP語音通信過渡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幾年,這個市場增速將放緩,但仍保持2位數的年增長率。

  行業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

  VoIP技術發展趨勢

  (1) 由可聽向可視發展。

  (2) 由有線向無線邁進。

  (3) 由硬體向軟體過渡。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化發展,最終的終端將只是一個I/O接口界面,所有的功能處理都將交給軟交換來完成。


  市場用戶數持續高速增長

  目前,無論是業務提供商和用戶都希望實現VoIP與PSTN電話的互通,實現無阻礙溝通。在PC2Phone業務實現過程中,涉及網際網路接入、電信服務兩個領域,因而包括軟硬體廠商、電信服務提供商、用戶等多寬帶業務市場發展趨勢各個環節。

  主要包含四個環節:軟體開發商;軟硬體支撐產品廠商;傳統電信運營商、網絡提供商和ISP、VoIP服務提供商,最終用戶。其中前三個環節都有可能單獨直接或合作給用戶提供服務,但其合作關係非常複雜和靈活;第三個環節中的VoIP服務提供商又可能是前三個環節中的任一個主體,或者彼此合作,給用戶提供服務。其中硬體產品廠商對VoIP的發展也起著重要作用,可以實現硬體產品的軟體產品預裝等功能,和VoIP業務提供者一起給用戶提供服務。

  相關政策導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七條和第九條的規定,經營VoIP業務需要取得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監管機構實際更傾向於將VoIP歸結到IP電話進行管理,即:目前有資格經營VoIP業務的只有6大電信運營商。

  2003年信息產業部出台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其中對IP電話(網絡電話)業務定義為:泛指利用IP網絡協議,通過IP網絡提供或通過電話網絡和IP網絡共同提供的電話業務。而VoIP究竟是屬於基礎電信業務還是增值電信業務,存有巨大爭議。

  目前,中國VoIP主要的商業運作模式有兩種,一是完全依賴於Internet的虛擬VoIP,主要業務形式是語音聊天室和即時通訊的語音聊天功能;二是以電信網為基礎的傳統VoIP,主要業務形式是電信運營商提供的IP電話業務。

  VoIP業務目前正處在政策敏感期,QQ、MSN、TOM-skype等通過免費VoIP服務和開闢許多實用工具等方式大量徵集用戶,一旦VoIP政策鬆動,虛擬運營商的VOIP業務將對傳統電信業務有很大的衝擊。

  對運營商的影響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數量眾多的VoIP提供商,用戶規模也在迅速擴大,對傳統PSTN業務進行了很大的分流乃至替代。尤其是形式為寬帶電話(Voice over broadband)的VoIP,可以保障話音質量,一般以免費或固定資費(包月)的方式提供,資費低廉,得到家庭和企業用戶的廣泛青睞。

  按照Windsor Oaks Group在寬帶發展趨勢論壇的預測,到2010年全球寬帶用戶數將達到1.34億,寬帶電話收入達到360億,VoBB業務量將占全部固定電話業務量的11%。而隨著行業和技術發展,運營商的經營模式很可能會出現以下趨勢:

  (1) 由流量記費向包月制逐步轉變。電信運營不再是國際壟斷的產業之後,必將有很多商業個體參與競爭。包月制就是最有可能出現的商業行為之一。

  (2) 由單一服務向多元化服務發展。隨著VoIP技術的普及,在將來提供VoIP普通通信功能遲早都要被淘汰出通信市場,只有通過不斷的提高服務質量,提供更多的服務項目,才有獲得商業成功的可能。

  對設備商的影響

  未來五年,中國企業級VoIP設備支出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8%,2009年設備支出預期為42億元。

  中國VoIP市場多種主要業務將逐漸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行業發展熱點和趨勢逐漸清晰。

  目前中國VoIP業務中,IP Centrex上尚處於導入期。固定IP主叫業務、移 動IP電話、企業級VoIP、IP PBX處於成長期,具有較大的利潤增長潛力,市場優勢明顯。而IP電話卡業務已經轉入成熟期,業務使用量達到高峰。

  尚處於導入期的IP PBX市場成長迅速,預計2003~2008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5%,企業IPPBX市場逐漸替代傳統PBX系統,混合IP/TDM企業交換機仍是PBX市場主流產品,純IP PBX增長速度最快。大型企業仍然是中國IP PBX市場的需求主體,但將逐步趨於飽和狀態,因此眾多設備商也開始向龐大的中低端市場轉移。
產業預測

  從行業發展的階段來看,全球VoIP市場經歷三個階段

  VoIP長途旁路:

  美國的Vonage和中國的中寬網信就是集中在這種類型的市場,這個市場的利潤率會在短時間內迅速下滑。國內統計數據已經顯示了這一趨勢。

  2005年,在全部長途電話中,IP長途的比重5年來首次下降,同時IP電話通話量增長率也呈現出下降趨勢。

  VoIP基本線路:

  全球眾多ISP與有線電視運營商正在經歷這樣的階段,他們與固網運營商競爭的已經不僅僅是話務,而是用戶。

  VoIP應用:

  這個階段會提供多種語音使能的在線應用,比如Google,eBay,MSN,AOL都在這個階段提供服務,In-Stat認為這種類型的VoIP服務具備很大的潛力瓜分現有的語音市場,同時可以利用在線應用提高ARPU值,到時候用戶在VoIP的消費上面不是選擇運營商,而是選擇與語音相關的應用。

  中國VoIP業務生命周期

  在IP電話市場進入成長期,IP電話主要與IP PBX系統搭配銷售。無限區域網IP電話將隨無線網絡的發展迅速成長,支持視頻及附加功能為發展重點。2008年之前,IP電話用戶端產品的消費市場以企業用戶為主。預計2009年,IP電話家庭用戶的市場占有率約占用戶端市場的30%左右。

  而我國IP電話業務市場已進入成熟期,資費優勢是長途電話IP業務增長的直接原因。VoIP在長途通話業務中所占的份額,在今後幾年,將逐漸等於甚至超過PSTN及移 動(GSM、CDMA)長途業務的總和。預計2007年,IP電話通話量達到2101.1億分鐘,收入達到525.3億元。

  商務企業用戶依舊是IP專用交換分機(PBXes)市場占領。Infonetics預測,在未來,普遍被中小型商務企業所採用的VoIP通信市場的收入將超出來自PBXes市場的收入。

  從該VoIP的未來運營角度看,其准入門檻將越來越低,將從暴利行業向微利行業轉變。對設備廠商來說,不得不面臨從單純設備生產商向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化。只有圍繞著應用和服務為核心的設備生產商才能生存下去。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VoIP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