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報是由移動運營商、網絡和傳統媒體等多家產業共同合作打造的一種電子媒體,以手機為電子媒介報導新聞、傳播信息。手機報已經成為傳統報業繼創辦網絡版、興辦網站之後,躋身於電子媒體的又一舉措,是報業開發新媒體的創新方式。
大眾報業集團共創辦了三份手機報:《齊魯手機報》、《齊魯晚報手機版》、《聯通手機報·齊魯要聞》。其中,《齊魯手機報》、《齊魯晚報手機版》分別於2006年8月和2007年4月開通。《齊魯手機報》是山東省第一家「手機報紙」,《齊魯晚報手機版》則將隨時隨地瀏覽《齊魯晚報》變為現實。這兩份手機報開通時間雖然很短,但訂戶已猛增至80萬,形成了強大影響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探討,手機報在發展上形成了以下幾個特點:
提供個性化服務,提煉優質手機報產品
《齊魯手機報》、《齊魯晚報手機版》、《聯通手機報·齊魯要聞》三份手機報編輯根據訂戶和運營商提供數據信息,細分目標用戶群,針對不同的目標用戶發展個性化的服務,不斷滿足讀者增長的需求。手機報讀者需求千差萬別,手機作為個人終端,應提供給讀者個性化選擇服務,讓讀者自主選擇內容、版式、色彩等傳播要素。手機報編輯通過建立分類信息資料庫和分類客戶資料庫,有針對性地精細化開發手機報內容。首先,手機報編輯將《齊魯晚報》新聞信息巧妙運用技術優勢,加以適當的策劃、設計、加工,轉換成容易理解和閱讀的圖像、圖表等;其次,《齊魯晚報手機版》在精細化采編和分類的基礎上推出了「時尚生活」、「體壇風雲」、「娛樂搶鮮報」、「天天健康」、「股市直通車」等欄目,分別推介給相應的訂戶;第三,手機報精選報紙新聞,突出可讀、快速的報導特點,不定時加刊、增刊,第一時間讓讀者看到新鮮搶眼的新聞。下一步,《齊魯晚報手機版》還可發揮手機作為傳播媒介的優勢,推出可聽、可視的全新手機報,針對特定領域和特別事件推出視頻新聞短片報導,滿足3G時代到來後更大的讀者需求。
根據不同讀者需求,提升手機報內涵
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手機報讀者首先會瀏覽標題和圖片,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內容閱讀。因此,手機報將標題設計得既短小精悍又具有立體感。由於手機報容量較小,特別適合發布簡短、標題式的新聞及圖片,所以手機報版面的構成要素從圖片到標題再到內文,都必須嚴格服從於「小螢幕規律」。再者,手機報還主打自己的原創新聞內容。手機報結合自身的媒介特點和受眾定位,在原創新聞內容上進一步創新,如配合大眾網開通「要聞快報」,將網絡原創新聞和手機報原創新聞捆綁在一起,第一時間同步發布。再比如「簡訊民生」,將讀者以簡訊形式提供的新聞線索編輯成新聞發布等等。手機報這些做法提高了內容的吸引力和時效性。下一步,由於彩信、WAP等能同時支持文字、圖片和聲音,手機報將通過視聽組合拼接新聞,內容將更加豐富。
把握市場價值規律,不斷創新手機報贏利模式
加快向數字內容提供商轉型,發揮新聞和原創內容優勢,占據新興的內容產業制高點,是手機報發展的重要目標。大眾網手機報決策層清醒地認識到,要想在市場中占有自己的營銷份額,必須儘量延伸手機報價值鏈,避免單一的贏利模式,加大投入的同時努力開拓市場份額,儘快形成其他同類產品所不具備的獨特性和排他性。
《齊魯晚報手機版》近期與國美電器、信誠人壽分別舉行大型團購、慈善義捐活動,與克萊斯勒汽車聯合舉行汽車試駕活動,與長安奔奔舉行汽車團購活動,與景芝酒業舉行景芝酒神知識調查問卷,與旅遊度假、餐飲公司舉行度假、贈飲(餐券)等活動。手機報憑藉強大的終端影響力在這些市場行為中獲得成功。這些活動不僅為手機報自身尋找到了拓展空間,同時也對報紙和網絡的經營大有裨益。
加大與報紙、網站互動,增值新聞資源
手機報突破了傳統媒體單向定時發布信息的模式,做到隨時隨地與讀者進行互動,隨時發布最新消息。這也是提高手機報的粘性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集團報紙、網站和手機報三者之間,報紙是依託,網站是平台,手機報是觸角。報紙新聞是源泉,賦予了網站和手機報的核心競爭力;報紙利用網站和手機報,新聞內容可以重新使用,新聞資源可以得到二次開發甚至多次開發,必然使新聞的內容增值。網絡是平台,不受稿件篇幅限制,傳播方式上可以實現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的海量發布。手機報影響大,且傳播途徑為點對點傳播,可以迅速形成強大影響,將讀者引導到報紙和網絡上來。三種媒體可以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打出影響力更強大的新聞報導「組合拳」。近期,「恰同學老鄉結伴求學路」、「嗆人『狼煙』籠罩泉城」、「中秋送祝福」等系列報導中,報紙、網絡和手機報發揮各自媒體優勢,網絡配合《齊魯晚報》報導製作專題,報紙、手機報引導讀者上網,網絡和手機報通過互動話題為報紙報導提供報料,這些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