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錦綸行業的供需情況現狀
1、近年錦綸纖維的生產能力
經過近年來的迅猛發展,錦綸纖維至1998年底的生產能力為44.8萬噸,其中:民用長絲為22.45萬噸,短絲為3.2萬噸,工業絲為19.15萬噸。錦綸纖維生產能力按品種分:錦綸6纖維的生產能力為37.60萬噸,錦綸66纖維的生產能力為7.2萬噸。
2、近年錦綸纖維的生產量
由於受到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1998年錦綸纖維的產量略低於1997年為29.47萬噸,其中民用絲產量為13.24萬噸,短絲產量為2.7萬噸,工業絲產量為13.53萬噸。據國家統計局統計99年全年錦綸纖維產量為31.92萬噸。
3、近年錦綸纖維的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最新統計99年全年進口錦綸長絲10.47萬噸,錦綸短絲0.65萬噸,總計進口錦綸纖維11.12萬噸,創造歷史最高記錄。
4、錦綸原料的生產現狀
己內醯胺:鷹山石化的原產5萬噸己內醯胺的生產裝置已擴建為年產7萬噸,南京東方的5萬噸生產能力,這兩套裝置均滿負荷生產,石家莊的5萬噸己內醯胺生產線即將批量生產,國內己內醯胺的年生產能力將為17.45萬噸。
錦綸66鹽:由於神馬集團的6.5萬噸錦綸66鹽生產線建成投產,加之遼化的4.5萬噸的生產能力,國內目前66鹽總體生產能力為11萬噸,在滿足國內用戶使用的條件下略有剩餘,這樣就為下游企業的改擴建創造了條件。
5、錦綸原料2000年供需預測
按照正常的需求增長速度,2000年國內己內醯胺的需求量將達到35萬噸,國內最多可供應19萬噸,缺口至少有16萬噸,66鹽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需求。
二、我國錦綸行業生產現狀分析
我國從1995年至今一直保持較高增長,1998年錦綸纖維生產總量為29.47萬噸。比1995年增加4.47萬噸,增長17.88%,年平均增長率5.6%,遠遠高於世界錦綸纖維生產的平均增長率,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錦綸纖維的占有量仍很低,99年全年的錦綸纖維進口量已經突破11萬噸。
國內的錦綸企業在生產規模、產品質量、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缺乏競爭力。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發展起來的錦綸行業,雖然企業數量很多,但是規模偏小,建廠分散,盲目建設、重複建設問題嚴重,導致低水平競爭,產品品種單一,多數為生產襪類、民用綢類等低檔次產品,儘管如此,錦綸的應用領域還不斷受到滌綸、丙綸等其它纖維的衝擊,由於價格等因素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市場份額,因此,錦綸新產品的開發也就勢在必行。而目前在國外早已工業化生產的產品如錦綸BCF、箱包布、工程塑料等,在國內還處在開發、試生產階段。
我國錦綸產品的落後與原料的短缺有著直接的關係,原料行業的建設嚴重滯後於錦綸行業的發展,且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建設的原料廠生產成本偏高,使錦綸的生產企業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進口貨和走私貨,致使原料走私更加猖獗,嚴重影響了錦綸行業的健康發展,加劇了錦綸行業的無序競爭。
三、錦綸的生產原料己內醯胺已經成為制約錦綸6行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
1998年國內己內醯胺的產量為12.04萬噸。進口量為17.59萬噸,出口量為2.43萬噸,表觀消費量則為27.20萬噸。1998年已內醯胺的缺口量達15.16萬噸。進口依存度為55
.74%。1999年隨著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的年產5萬噸己內醯胺工程的試投產,多少可以緩解一下供需緊張的矛盾。但隨著經濟的復甦,1999年國內錦綸纖維的產量比98年有所增加,這樣相互抵消,1999年內己內醯胺缺口的矛盾仍未得到改觀,據海關統計至99年全年進口己內醯胺數量已達22.08萬噸。
四、建議
1、我國的錦綸纖維生產能力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但應走集約化道路,形成規模經濟
近年來,我國的錦綸行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生產規模較小,據統計小企業在行業中占大多數。(見表)我國錦綸企業有100多家,平均生產能力不到0.4萬噸,而日本、韓國、台灣地區錦綸企業平均生產能力均在3萬噸以上,其中韓國錦綸企業平均生產能力達6萬噸。近幾年錦綸行業的國企比例逐漸減少,合資合作企業比例逐漸增多,現在形成國企、合資、民營三足鼎立的局面,本著扶優扶強的原則,讓強者更強,讓弱者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造就我們自己的巨人企業,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去。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即,因此走集約化道路,擴大經濟規模,淘汰部分技術落後,規模小,效益差的企業勢在必行。
2、增大開發錦綸纖維新品種的力度,努力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近幾年來,我國錦綸行業不景氣,錦綸市場疲軟,並非國內錦綸生產能力過剩,相反每年還需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錦綸纖維及織物,其原因之一就是國內錦綸纖維的品種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在服用纖維領域,提高纖維的差別化率,發展功能性產品,如抗靜電、阻燃、抑菌等,是增強錦綸行業市場競爭力的有效辦法。在產業用錦綸纖維方面,國內所占比例還很小,預計到本世紀末,造紙毛毯和呢氈用錦綸短纖維將有較大的需求,錦綸BCF在國內還處於試生產階段,目前高檔賓館等用地毯大多靠進口,有較大的市場潛力,我國的尼龍工程塑料工業起步較晚,發展緩慢,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電子、電氣工業的發展,需求量的猛增,應用領域逐步拓寬,機械製造工業也日趨廣泛的應用尼龍工程塑料,我國的尼龍工程塑料工業也必將有較大的發展。
3、加速錦綸原料基地建設,高度重視錦綸應用開發
我國錦綸行業與已開發國家相比,發展速度緩慢,這與錦綸原料行業的建設滯後於錦綸行業的發展有關。為了使我國的錦綸行業能夠健康穩步發展,就必須改變原料供不應求的局面,加速錦綸原料基地的建設。錦綸原料項目建設投資大,配套協作條件需求高,建設周期大,錦綸原料基地的建設,更應該強調在老廠老基地擴建改造,不宜再布新點。我國已經有兩套規模為5萬噸/年的己內醯胺裝置,其中一套已擴大到7萬噸/年,並都在醞釀改擴建為12萬噸/年。但這幾家原料生產企業包括新近投產的神馬集團的尼龍66鹽裝置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投入高產出低,這本身不利於原料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同時也阻礙了下游企業的發展,因此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研究財政貼息、債改股的政策時,能向這些投資較高的原料生產企業傾斜。
在加速尼龍原料基地建設的同時,還應重視錦綸應用領域的開拓,採取有效措施推動錦綸在民用絲,裝飾用絲,產業用絲和工程塑料四大領域的開發,促進我國錦綸行業的發展,縮短我國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