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地區當前農業排灌用電的現狀
(一)電力設施資產隸屬關係複雜,安全隱患多
一是農電體改的時候劃歸給供電企業的農業排灌的電力設施,這部分資產從站房進戶線向上的設備或線路屬供電企業資產,在二期農改期間由供電企業進行了改造,基本解決了因設備線路老化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但電站房內的電器設備,由於不是供電企業的資產,年久失修,設備陳舊老化現象嚴重,有的電站竟然沒有短路保護裝置和漏電保護裝置,雖然供電企業每年在電站打水前進行安全檢查並下發缺陷隱患整改通知單,但效果不佳。到了用電打水的時候,你供電企業如果不接電,很多老百姓就會集結起來,扛著稻種往供電企業或政府部門跑,容易損壞供電企業的形象。二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如水利建設、土地平整等,由於水利設施配套項目的需要,需新上一批配電變壓器及其線路、設備,而這些資產是屬於水利部門或國土部門的,投入使用後,由於沒有跟蹤服務,使用中設備損壞後不能及時地進行維修或更換,也存在著安全隱患。三是村組或個人集資興建的電站,這些電站大多是簡易站,站房或設備簡陋,能省則省,這部分電站又多數接在綜合配變台區下,在其用電高峰6、7、8、9四個月,又是群眾生活用電的高峰期,電站用電與生活用電高峰期同期,容易造成變壓器或配電控制設備過負荷損壞燒毀,計量失准。其安全隱患不可小看。
(二)機電操作手人員複雜,懂機電常識的人不多
電站打水人員不懂機電常識的人很多,隨意更換性大。筆者注意到,有的電站打水都是些上了歲數的人或婦女,經調查詢問,原來他(她)們都是由兒子(或丈夫)在電站打水競標中獲勝後,兒子(或丈夫)又外出打工後讓他(她)們在家打水的,即使是年輕男子他們懂電的也不多。很多人只會簡單地合(拉)刀閘,一旦打水的機電設備出了故障,就束手無策,影響安全用電,這一狀況急需改善。
(三)農村電工業務水平偏低,缺乏維護管理排灌電站電器設備的基本知識,且掌握新設備、新知識的能力不足
筆者在工作中發現,當前我們有的農村電工對電站的電器設備缺乏了解,如果某個電站用電設備上出了故障,用戶需要其去解決時不敢去或找託辭,究其原因,並不是不想去為用戶服務,而是對電站用電設備的知識不了解,底氣不足。如補償器內接線燒壞、熱繼電器損壞等。再者,目前本地區新上電站的電機大多是採用星—三角起動器,電機上有六根線頭,對照線路圖尚還可以接線,而一旦無圖紙,很多人就無從下手了,更不懂得用萬用表去測量。上述現象易損壞供電企業的服務形象。
(四)排灌電站變壓器空載現象較多,個別非排灌用戶使用廉價的排灌電
電站打水不是天天在打的,電站打一潮水後往往過個3~5天再打水的,在這期間,大多數變壓器都是在空載運行,既浪費了電能,也使供電企業減少了利潤。有的建在路邊要道口的電站房內,某些人竟然開起了小商店,不僅不安全,而且還用起了廉價的排灌電(農排0.294/(kW·h),居民照明0.5283/(kW·h),還有的個別用戶把排灌電接到自家農戶里用電,破壞了供用電秩序。
(五)農業排灌電力設施被盜嚴重,加大了供電企業或農民的負擔
由於排灌用電線路、設備是季節性用電,加之多架設在田間地頭遠離住戶,又由於近年來銅、鋁在市場上價格很高,所以不法分子偷盜現象非常嚴重,讓人防不勝防。雖然有些供電企業在電力設施保護上(尤其是排灌電站),主動與村組或鄉(鎮)政府有關部門對接,但個別部門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不高,敷衍了事。供電企業在排灌電站停運時雖採取了技術防盜措施,但排灌電力設施被盜現象仍然不止。有的採取夜間不定期巡視檢查,蹲守等辦法,但畢竟人手少,顯得力不從心,捉襟見肘,至使不法分子屢屢得手。現在我們地區供電部門普遍採取的方法是將停運的排灌電力變壓器或部分遠離農莊的線路拆運回保管,來年用電時再安裝,此舉效果雖好但加大了供電企業的工作量,經常拆裝也帶來了不安全因素,同時也影響了供電可靠率,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二、解決當前農業排灌用電現狀的方案
(一)理清電力資產隸屬關係,提高安全供用電的可靠性
屬於供電企業的農業排灌電力資產由電力企業維護維修,不屬於供電企業的農業排灌電力資產,由政府牽頭,水利或國土部門在結束其項目投資後,都應劃歸當地村組管理,村組在電站承包金上,每年應提留部分資金用於電站的機電維修改造。供電部門要認真地做好安全檢查、維修和服務工作,讓每座電站的短路保護裝置和漏電保護裝置要100%地靈敏投運。同時要及時地簽訂安全協議和供用電合同,真正把服務「三農」工作落到實處。對於個人興建的簡易電站,初建時供電部門要嚴把申請關、質量關,在變壓器允許負荷的範圍內允許其接電投運。如其用電設備超變壓器現有容量的,根據實際情況,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及時調整更換變壓器和其他配電設備。對一時不能更換的,也不能急於求成,盲目上馬,待問題解決再用。對已建在用的個人電站,要嚴格做好安全用電檢查工作,幫助其及時地更換安裝配電控制設備,並說服其認真履行好安全用電協議和供用電合同。
(二)加強機電操作人員的機電安全培訓工作,使用合格的打水承包人
首先是村組在招聘打水承包人時,要有條件地優先選擇初中以上文化,最好懂用電常識的人來打水承包。農電體改時有一批農村電工被解聘,這些人略懂用電常識,在競聘時村組幹部應優先考慮他們,而打水人一旦確定下來,村組幹部和供電部門就要加強監督,不讓其隨意更換,增加安全隱患。然後,村組仍然要從打水承包金中提留部分資金,用於對這些人的機電培訓工作,供電部門應本著「安全用電,以人為本」的原則,配同有關部分,積極配合搞好這項工作。
(三)加強農村電工的業務知識培訓和提升他們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其掌握新設備新知識的能力
當前,農村電工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普遍偏低,掌握新設備新知識的能力也不足,所以做好業務知識培訓工作是必要和及時的,只有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在今後安裝、維護或維修農業排灌電氣設備時才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同時又可以把一些常識傳授給打水的人,使其設備和人身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四)強化農業排灌電站的營銷管理,加強用電營業檢查工作
首先是要做好排灌電站停機即停電的工作,管理電工要及時掌握轄區內打水配變的使用情況,對停機的電站隨即要拉下跌落式熔斷器熔斷管,不讓變壓器空載運行。
其二是加強用電營業檢查工作,邀請有關部門配合,供電部門成立用電營業檢查組,清理電站房內住人開店的現象,清理私拉亂接,杜絕有關個別用戶使用廉價排灌用電照明或其他目的,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保持正常的供用電秩序,對已在使用廉價排灌用電照明或其他目的的行為,要嚴格按照《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和《供電營業規則》有關條款,嚴肅處理。
(五)加強農業排灌電站的防盜工作
要動員社會力量,並加大電力設施保護的宣傳力度。同時,當地政府、公安機關、供電企業和排灌用戶要共同擔負起保護排灌電站電力設施的責任,採取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方法。人防,就是由當地鄉(鎮)政府牽頭,派出所、供電企業和當地村組共同組織護線隊,在排灌電站停運期間,不定期進行巡查,電站房內晚間要住人看守,產生的費用可以由政府、供電企業和村組共同承擔,協商解決。技防,就是採取比較先進的技術措施,如:在線路或設備上安裝電子眼、防盜報警裝置等辦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被盜現象的發生。技防經費同樣由政府、供電企業和村組共同承擔,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