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這個涉及我國國計民生和公共健康的產業,外資的進入在有力帶動我國醫藥產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加快境外品牌產品的國產化進程的同時,也對我國民族醫藥產業帶來嚴重的衝擊,外資的市場控制率、股權控制率、技術控制率不斷提升,新藥市場基本為外資公司控制,同時占有中國醫藥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
銷售前十家合資藥企分析
上海羅氏
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是羅氏與上海三維製藥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合資企業,創建於1994年,是比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製藥合資企業。上海羅氏除在OTC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外,在醫院處方藥市場上也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
上海羅氏在抗腫瘤(免疫調節劑)領域、抗感染領域和消化系統疾病如治療肥胖症等領域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優勢。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3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1%,其中霉酚酸酯(商品名:驍悉,免疫抑制劑)銷售占了27.3%,其它品種依次為卡培他濱(16.92%)、頭孢曲松(16.63%)、利妥昔單抗(8.81%)、α-骨化三醇(5.43%)、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5.28%)、倍他依泊汀(2.74%)、卡維地洛(2.72%)、左旋多巴/苄絲肼(2.62%)和曲妥珠單抗(2.56%)。
大連輝瑞
大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於1989年建立,是美國輝瑞公司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化生產基地。
大連輝瑞在心血管系統藥物、抗感染藥物、糖尿病用藥領域和皮膚生殖健康用藥領域等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優勢。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2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5.76%,其中氨氯地平(商品名:絡活喜,高血壓用藥)、舒巴坦鈉/頭孢哌酮鈉(商品名:舒普深,抗感染用藥)和氟康唑(商品名:大扶康,抗真菌用藥)3個品種成為公司在醫院市場上銷售的支柱型產品,占公司的銷售比重分別達到了24.16%、20.74%和17.19%,其它品種依次為阿托伐他汀(10.68%)、阿奇黴素(8.09%)、格列吡嗪(4.44%)、舍曲林(4.17%)、伏立康唑(3.19%)、多沙唑嗪(1.82%)和莫索尼定(1.28%)。
阿斯利康(無錫)
阿斯利康於1993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已經建立了包括生產、銷售、研發在內的業務機構。自2002年起,無錫阿斯利康在中國醫院市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在消化系統及代謝領域、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領域、心腦血管領域和呼吸系統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競爭領域。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2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6.8%,其中奧美拉唑(商品名:洛賽克,胃潰瘍治療藥)占了絕對優勢(35.1%),成為公司的支柱型產品,其它品種依次為吉非替尼(12.25%)、非洛地平(11.80%)、布地奈德(9.82%)、依美拉唑(8.67%)、美托洛爾(6.63%)、二異丙酚(4.63%)、羅哌卡因(3.16%)、喹硫平(3.10%)和單硝酸異山梨酯(1.60%)。
北京拜耳
北京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是拜耳企業公司與北京經濟技術投資開發總公司於1995年建立的合資企業。
至今,北京拜耳在全國設有6個銷售大區、12個辦事處,業務遍及70多個主要城市,開發、生產和銷售心血管疾病、感染、內分泌、泌尿系統等領域多種專利藥品,並在消化系統及代謝藥領域、全身用抗感染藥物領域和心血管系統藥物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2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9.5%,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糖尿病治療用藥)成為公司主導產品,占公司醫院銷售的31.5%的比重,其它品種依次為阿卡波糖(31.53%)、莫昔沙星(19.49%)、硝苯地平(18.42%)、尼莫地平(7.24%)、環丙沙星(5.97%)、阿司匹林(4.90%)、碳酸鋁鎂(4.87%)、人血白蛋白(4.30%)、克霉唑(2.20%)和聯苯苄唑(0.60%)。
賽諾菲-聖德拉堡民生
賽諾菲聖德拉堡於1995年底進入中國並成立了浙江杭州賽諾菲聖德拉堡民生製藥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產品涉及心血管類、血栓類、中樞神經類、抗腫瘤類及內科用藥等治療領域。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3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86.4%,其中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維,抗血栓形成藥)占公司醫院銷售22.8%的比重,其它品種依次為奧沙利鉑(16.60%)、多西他賽(13.79%)、厄貝沙坦(8.00%)、依諾肝素鈉(6.20%)、丙戊酸鈉(6.08%)、伊立替康(4.77%)、胺碘酮(3.20%)、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2.71%)和雷米普利(2.25%)。
杭州默沙東
杭州默沙東公司於1994年成立。默沙東在中國市場主要銷售的17個產品中,大部分產品已在杭州默沙東分裝或生產。杭州默沙東的產品覆蓋領域廣泛,其中在抗感染領域、心腦血管領域和生殖泌尿系統和性激素類藥物領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3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5.9%,其中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商品名:泰能,抗感染藥)占公司醫院銷售25.5%的比重,其它品種依次為氯沙坦(18.19%)、非那甾胺(16.78%)、辛伐他汀(11.16%)、比索洛爾(6.57%)、阿侖膦酸鈉(5.39%)、孟魯司特(4.66%)、卡泊芬淨(3.71%)、左甲狀腺素鈉(2.04%)和氯沙坦鉀/氫氯噻嗪(1.93%)。
蘇州禮來
禮來蘇州製藥有限公司是美國禮來公司在中國的獨資製藥企業。公司目前主要優勢治療領域主要集中在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領域、抗感染領域、神經系統用藥領域(如憂鬱症)、糖尿病用藥領域及婦女骨質疏鬆症用藥領域。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1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7.3%,其中吉西他濱(商品名:健擇,抗腫瘤用藥)占公司醫院銷售比重的21.0%,其它品種依次為頭孢克洛(17.92%)、萬古黴素(16.01%)、氟西汀(10.85%)、奧氮平(10.57%)、單組分胰島素(8.87%)、胰島素(3.77%)、培美曲塞(3.61%)、頭孢他啶(2.76%)和精蛋白鋅胰島素(1.91%)。
北京諾華
1996年,繼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全球完成合併之後,其在華製藥業務也實施合併,成立了諾華在中國的第一家公司——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主要優勢治療領域主要集中在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心血管系統藥物、全身用激素類製劑和肌肉-骨骼系統領域。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3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87.4%,其中環孢菌素(商品名:新山地明,免疫抑制劑)、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高血壓用藥)和纈沙坦(商品名:代文,高血壓用藥)分別占公司在醫院市場銷售的16.5%、16.4%和16.1%,成為公司在醫院市場的三大拳頭產品,其它品種依次為奧曲肽(11.23%)、雙氯芬酸(6.89%)、氟伐他汀(4.94%)、特比萘芬(4.74%)、伊馬替尼(4.46%)、來曲唑(3.06%)和巴利昔單抗(3.06%)。
上海施貴寶
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美合資的製藥企業。公司目前主要優勢主要集中在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全身用抗感染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和糖尿病治療領域。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3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1.5%,其中頭號產品紫杉醇(商品名:泰素,抗腫瘤用藥)占公司醫院市場銷售的20.5%,其它品種依次為頭孢吡肟(15.64%)、福辛普利(14.16%)、二甲雙胍(12.67%)、恩替卡韋(7.46%)、頭孢拉定(5.94%)、普伐他汀(4.67%)、頭孢丙烯(3.63%)、對乙醯氨基酚(3.52%)和卡托普利(3.40%)。
江蘇華瑞
江蘇華瑞製藥是中國和瑞典兩國間的第一家合資企業。1999年,外方將股份轉讓給德國費森尤斯卡比公司。
該公司為國內生產和銷售腸內外營養製劑的專業生產廠,其優勢領域也集中在腸內外營養製劑領域,並形成系列化的產品組合。2006年在醫院市場銷售的30多個產品中,前10位產品的銷售比重達到91.5%,其中脂肪乳占公司醫院銷售比重的45.7%,成為公司的支柱產品,其它品種依次為複方胺基酸-18AA(12.95%)、N(2)-L-丙氨酸-L-穀氨醯胺(12.15%)、腸內營養乳劑(10.16%)、水溶性維生素(8.33%)、複方胺基酸(3.92%)、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1(3.28%)、多種微量元素(2.57%)、甘油磷酸鈉(0.42%)和葡萄糖(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