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將是中國的盛宴,全民的盛宴,也是媒體業的盛宴,更是體育類雜誌騰飛的絕好機會!
北京奧運會將帶動中國經濟取得快速發展,在中國經濟大發展以及所有廣告主都會加大廣告投入的情況下,我國的整體傳媒業必將取得大發展,每種媒體都會具有不錯的「錢景」,但是由於不同媒體在
進行奧運報導時所具有的報導和展示方面優勢的不同,其所能夠拿到的「錢景」也自然會不同。奧運會自身的特點對於報導的要求以及受眾對奧運報導的需求將決定不同媒體「錢景」的大小。奧運會時間緊,項目密,看點一個連著一個,高潮一浪接著一浪。因此,在對其進行報導時,要求及時迅速,報導量大,展示性要求高。讀者和受眾對於奧運會報導的要求首先是及時,其次要求展示性強,而且要求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這就要求媒體有足夠的空間和容量以及具有很好的終端渠道以及時地把最新最快的消息傳遞給讀者和受眾。
由於不同媒體對於奧運會這樣的大型運動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其所能具備的「錢景」也各不相同。最具有「錢景」的是移動媒體,移動媒體以其強大的終端網絡和用戶群,以其及時快速的報導、移動性強、巨大的容量空間和良好的展示性能夠給讀者和受眾帶來最新最快最好的信息,無疑將受到眾多讀者和廣告主的青睞!但是由於移動媒體的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其商用化的程度不高,其商業模式尚在探討之中以及其廣告效果尚待檢驗,因此,可以肯定地說,移動媒體必將藉助北京奧運會之翼而展翅翱翔,但是其在北京奧運會上能拿到多少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尚有待事實來檢驗。
其次,網絡媒體也將藉助奧運東風獲得快速發展,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網站紛紛高調發布其「奧運戰略」,其對奧運會「錢景」的虎視眈眈,磨刀霍霍可見一斑。網絡媒體的及時快速、滾動的新聞報導,海量的存儲空間以及良好的展示性將給自己帶來無與倫比的優勢,可以預見,已經發育完全的網絡媒體不僅會藉助北京奧運實現自身的飛躍發展,還將能實實在在地狠狠地撈上一筆!第三,當然是歷次大型運動會的最大的受益者——電視媒體了,中央電視台現在已經實實在在地拿到了6個多億的真金白銀。電視媒體以其滾動式的及時快速的報導,能夠給觀眾提供最具展示性的報導,給廣大觀眾帶來力與美的最大享受,而且其體育報導常常是全國性的,一場比賽常常是幾億人同時觀看。電視媒體作為成熟的媒體形態,將是北京奧運會最大的受益者!當然,電視媒體由於頻道和空間有限,也很難滿足觀眾的個性化需求,這也是其和移動媒體和網絡媒體相比的劣勢所在。第四,廣播媒體當然也很獲得一定的「錢景」,但是由於其展示性不夠好,其「錢景」不會特別好。
當然,奧運「錢景」最差的是紙質媒體。紙質媒體擅長的是深度報導,而其及時性相對較差,容量有限,展示性不強,而且紙質媒體(主要指報紙)又是區域化的媒體,其在報導奧運會這樣的大型運動會時的劣勢盡顯。在2006年的德國足球世界盃期間,和電視媒體的巨大收益相比,報紙媒體雖然使出了吃奶的勁,其廣告量仍然少的可憐!
雖然體育類雜誌在報導的時效性上存在嚴重的缺陷,但是其作為最具「錢景」的紙質媒體,將具有良好的奧運「錢景」。其主要原因在於:一是體育類雜誌開拓的是全國性的大市場,其讀者和受眾也是全國性的;二是體育類雜誌的總部多處於北京,更容易引起廣告主的注意和青睞;三是最為重要的是,體育類雜誌具有和北京奧運會最為相關的體育這塊金字招牌。
目前,我國的體育類雜誌主要有體育畫報(中文版)、NBA時空、足球周刊、籃球、足球世界、當代體育、環球體育、體育世界(灌籃)、足球之夜、運動休閒、籃球俱樂部、健與美、全體育、尺碼、搏、少林與太極等;當然還有其它的和體育密切相關的雜誌,可以說體育類雜誌已經具有足夠的容量,已經能夠支撐大量的廣告投放。在這些體育類雜誌中,體育畫報(中文版)是其典型代表,體育畫報(中文版)創刊只有1年的時間,其實際發行量平均每期已經過16萬份,廣告收入2007年全年預計2500萬。
雖然體育類雜誌的北京奧運「錢景」比不上其它非紙質媒體,但是體育類雜誌仍然有著很好的奧運「錢景」。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中國所有的企業都想藉助北京奧運實現自身的騰飛,並運用廣告來塑造自身的良好品牌形象。這對於所有的媒體來說都將是一次廣告盛宴,所以對於體育類雜誌來說,不能光是盯著哪些奧運合作夥伴,而應該踏踏實實,從一點一滴做起。例如,體育畫報(中文版)不僅開拓了奧運合作夥伴的廣告源,而且大力發展很多非奧運合作夥伴的廣告源;不僅開拓了傳統的體育運動品牌廣告主,如耐克、李寧、安踏、美津濃、阿迪達斯等外,還開拓了非體育類品牌的廣告主,如汽車行業、數碼家電、航空金融等行業也成為體育畫報最主要的廣告來源。二是中國經濟必將藉助北京奧運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實現自身的騰飛,正如國外很多國家通過成功舉辦奧運會實現了自身經濟的騰飛一樣,如日本利用東京奧運會,韓國利用漢城奧運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葉震在申奧成功之後的第四天指出,北京申奧成功將在今後7年內平均每年拉動中國GDP增長0.3到0.4個百分點;北京市統計局稱,舉辦奧運會將對北京每年的經濟增長產生2個百分點以上的拉升作用;美國高盛研究機構的預測數字顯示: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奧運會,將使得中國GDP在7年間的增長率提高0.3%-0.5%。理論上以及國外已開發國家的媒體實踐都表明:媒體業是滯後於經濟發展的行業,只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媒體業才能實現大的發展。如果我國經濟能夠實現騰飛,那麼我國的傳媒業市場也將迎來大發展時期,迎來「質變」時刻。
這對於體育類雜誌來說,這必將帶來長期的、穩定的和持續增長的「錢景」!三是體育營銷以其強大的、不可替代的聚合力、互動性和體驗式功能,必將成為中國市場上最重要和最划算的營銷方式之一;四是體育產業將成為我國的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體育產業將成為中國支柱型產業之一。據有關數據,2006年,中國體育產業占GDP的比重只為1%左右,而在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義大利等,體育產業占GDP的比例接近10%,已經超過汽車工業、石油工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根據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中國體育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將提高到4%,這就意味著體育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這當中作為體育營銷載體的體育雜誌作為體育產業的中間介質、孵化裝置和衍生產品,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體育類的北京奧運「錢景」比不上其他非紙質媒體,那麼其在北京奧運當中都具有什麼機會呢?一是可以藉助北京奧運宣傳自己和推廣自己,可以通過和國外的知名的大媒體集團的深度戰略合作向國外宣傳自己,如可以和新聞集團等世界知名的傳媒集團成為戰略合作夥伴。例如,北京財訊傳媒集團為了充分利用奧運會的巨大商機,就攜手世界文明的美國時代華納集團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將創立於1954年、期發量超過320萬份的世界最大體育雜誌――《體育畫報》引入中國。美國時代出版集團體育畫報雜誌2006年的廣告收入,就超過當年中國所有雜誌廣告收入總和;二是可以和世界大企業初步建立起關係,通過北京奧運會,建立起雙方交流的橋樑,為後續的廣告攻勢打好基礎;三是可以加速自身的新媒體戰略的實施,可以通過北京奧運會來探索體育類雜誌的新媒體戰略和新的商業模式;四是可以充分挖掘北京奧運影響最大的幾大行業,深挖潛力。
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拉動投資需求、消費需求與擴大就業3個方面。從消費需求看,大量的新增投資將主要用於購買北京地區的產品和服務,這種大規模的集團購買將對北京地區很多行業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消費形成刺激,其中對建築、交通、郵電、通訊、旅遊、餐飲等行業的拉動作用會更大。如果體育類雜誌能夠深挖這些行業的潛力,無疑也能獲得不錯的「錢景」;五是可以多出特刊,全方位、高質量地介紹和報導奧運會。例如,2007年度,《體育畫報》將出版正刊26期,和《財經》雜誌社聯合出品奧運特刊4期,出版CBA、體壇風雲人物、中網特刊等專刊6期,出版斯柯達好運北京自行車測試賽、北京報刊發行局北京奧運觀戰手冊等定製增刊4種;六是可以利用奧運會提高自身地辦刊水平和質量,促進自身的快速成長。
當然,體育類雜誌在北京奧運年將會有質的飛躍,而且明年體育類媒體在整個廣告市場的份額也將會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的是,體育類雜誌乃至體育類媒體的發展還不夠成熟,還不盡完善。因此,對於體育類雜誌和媒體來說,最為關鍵的是藉助此次奧運會來提升自己的整體質量,並提升整個體育類雜誌和媒體行業的質量和水平,這樣,才能在北京奧運會過後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這正所謂「一花獨俏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才到」!這也有賴體育類雜誌聯合起來,共同為體育類雜誌的「錢景」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