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出口加征100%關稅 src="/pic/200804/23/22054fb_1.jpg" border=1 OLDSRC="W020080422573278425264.jpg">
2008肥貴傷農
眼下正是春耕農忙的季節,但是今年怎麼種地卻讓很多農民犯了難,因為從去年年底開始,國內市場上的化肥價格一路上漲,種地的人有一句話,說「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在糧食種植的成本中,化肥所占比重超過50%,現在正到了施肥的高峰期,然而化肥漲價了,農民難以承受。
然而在今年春播之際,很多農民卻遭遇到歷史上幅度最大的一次化肥漲價:鉀肥從去年的1900元/噸暴漲到4500元/噸,漲幅達一倍以上。有湖北農民稱,2007年種水稻買化肥要91元/畝,而今年就得花121元,「國家今年每畝農田直補比去年增加13元,還不夠填補化肥漲價的支出。既然如此不如出去打工。」『今年以來,國內鉀肥市場價格一路攀』
誰把化肥價格推上價格高峰?
我國化肥對外依存度較高,受到國際市場快速上漲的影響,導致國內鉀肥市場發生成本推動型的價格上漲。而局部市場的供需失衡和部分地區鉀肥市場的秩序混亂也是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國際化肥市場形勢發生巨變
在全球範圍內鉀肥原料僅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等幾個國家,其他國家都屬於鉀肥淨進口國。2007年以來國際農產品價格不斷飆升,刺激了一些國家農資的需求,並由此帶動了國際化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農產品高成本時代』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2007/2008年度期末全球糧食庫存僅4.05億噸,達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低點,世界部分地區不同程度的糧食短缺危機,以及美元疲軟等因素導致了化肥價格連創新高。業內分析預測,國際鉀肥市場年內將有可能達到每噸1000美元。
國內壟斷企業推高化肥價格上漲
「就輕而易舉地,把一百億的,八九十億,一百億的,就加在農民的肩膀上。」
吃掉農資補貼的一半
根據英國權威雜誌《化肥周報》的報導,國際鉀肥出口到中國港口的到岸價是1800元-1900元一噸,按照有關規定,化肥進口各種費用約合每噸180元左右,而目前國內鉀肥進口企業向國內化肥銷售商的批發價接近4000元/噸,也就意味著每噸差價接近2000元,而庫存的鉀肥500萬噸來計算,利潤將近100億元。 >>>
兩家國字頭壟斷出口權:中化和中農把持
在我國,氮肥、磷肥基本上已經是自給自足,但是鉀肥的原料——鉀鹽礦,在我國分布非常少,因此鉀肥有70%都要依賴進口,而擁有進口鉀肥許可證的企業目前仍然全部都被中化和中農把持。
國家為了平抑鉀肥價格,將鉀肥的進出口權嚴格地限定在很小的範圍內,僅10家企業擁有進出口權。除去中化和中農的進口權,剩餘8家企業只能從中化和中農手中再購買,造成了巨額的壟斷利潤。
買家賣家一手包辦
擁有化肥進口權的中化化肥,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2006年2月,公告顯示國際鉀肥談判聯盟的領頭羊——加拿大PCS公司持有該公司20%的股份,PCS的化肥銷售高級副總裁目前是中化化肥控股的非執行董事,也就是說,一直在和我國談判的對手,居然就是我國最大的鉀肥進口公司的大股東之一。『產業鏈條驟然繃緊 生產商叫苦』
瘋狂出口造成內需壓力
受國際能源和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國內、國際市場化肥價格差異不斷擴大,拉動了化肥出口大幅增長。今年前兩個月尿素出口171萬噸,同比增加250%,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分別出口25.9萬噸和31.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80%和130%。出口的過快增長加大了國內化肥價格上漲的壓力,同時也造成了國內部分地區、部分品種化肥供應緊張。
國家政策調控
財政部:國內用肥旺季加征100%關稅
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作出決定,在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國內用肥旺季內,對所有貿易形式、地區、企業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現有出口稅率基礎上,加征100%的特別出口關稅。加征特別出口關稅後,化肥出口稅率將為100%至135%不等。
發改委發通知限價
國家發改委18日發出關於加強氯化鉀及復混肥價格監管的通知。規定中農、中化集團公司購買的以邊貿形式進口的氯化鉀以及地方邊貿企業直接進口的氯化鉀,銷售給復混肥生產企業的,在進價基礎上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5%;銷售給化肥流通企業的,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3%。
經濟觀察:期望重視三農落在實處
但是正如片中所揭示的那樣,確實存在一些利益群體,它們控制了化肥的價格,以市場的名義從化肥價格上漲中攫取了巨額利潤。而它們每獲得一份利潤就意味著農民兄弟們的利益遭到更大的損失。
鉀肥價格繼續走高趨勢不會改變
招商證券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文件只是對流通環節氯化鉀及復混肥的漲價幅度有明確的限制和監管,對氯化鉀的出廠價卻沒有制定明確的限制價。由於鉀肥的定價權不在國內,且國內消費環節依賴大量進口,因此該文件對鉀肥出廠價格的制約較為有限,鉀肥價格繼續走高的趨勢不會改變。
關稅提升後的困惑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進口鉀肥價格一直低於周邊國家進口價格,屬國際鉀肥市場的價格窪地,國外供應商具有強烈的價格補漲衝動。有業內分析指出,明年鉀肥進口價格上漲已成定局。另外,海運價格迅猛上漲也導致國內鉀肥用戶難以承受價格大幅上升,到那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