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鳴的柴油發電機、飛濺的電焊火花、忙碌的人群……昨(7)日,星期天,但映秀灣電廠依然繁忙。「我們正在搶時間,人員全部『連軸轉』,全力確保年底第一台機組發電。」機器轟鳴聲中,映秀灣電廠副總工程師韓玉林大聲喊到。
這座1971年建廠、年均發電量達7億多千瓦時、曾是全國十大水電廠之一的發電企業。「現在甚至比建廠時還困難,但我們有信心恢復重建。」韓玉林說。在電站裝配車間,門左側,一面「中央企業抗震救災英雄集體」錦旗格外顯眼,右側,一塊卡在門框上重達百噸的巨石更加突兀。
沿著交通隧洞往下走,在地下負二樓的發電機層,廠房上方的梁式吊車來回運行,四五十名工人正在忙碌。「這就是三號機組,我們力爭年底發電的那台。」重達250噸、直徑7.9米的發電機轉子已從定子中剝離,正利用直流電烘烤。地震後,因尾水隧洞的閘門無法放下,尾水回灌,地下廠房大部分設備被淹。「我們每天有40多人連班倒,預計20日左右發電機轉子和定子都能烘烤完,轉子和定子能否運行是確保發電的關鍵。」映秀灣電站機電檢修廠副廠長鄢澤發說。
一輛輛裝有設備物資的貨車從都汶路上駛了上來。韓玉林說,都汶路搶通後大大方便了電廠重建的物資運輸,一些大型機組也能通過都汶路陸續送進來。按計劃,映秀灣水力發電總廠將在年底實現第一台發電機組恢復發電,明年6月,其餘受損發電機組也將恢復正常發電,其發電量將達到震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