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增長態勢,呈現出速度、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據初步測算,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GDP)662.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同期略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105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282.55億元,增長20.0%;第三產業275.18億元,增長8.4%。
1、工業生產高位運行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3.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8個百分點。全省38個工業行業大類增幅在20%以上的有27個,增幅在50%以上的有15個,黑色冶金、有色冶金、
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等三大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7.8%,拉動全省工業增長9.8個百分點。六大支柱產業完成增加值8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1個百分點。
2、
投資需求快速增長
一季度,全省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59.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8%。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省工業投資51.91億元,城市建設投資11.16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63.0%和42.1%。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投資高速增長,全省教育行業投資4.69億元,衛生行業投資1.76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7倍和1.78倍。
3、消費需求明顯趨旺
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1.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城市零售額128.94億元,增長14.6%;縣級零售額54.42億元,增長11.1%,縣以下零售額68.0l億元,增長9.3%。
二、農業繼續升溫 糧食生產開局很好
受政策、價格等多種積極因素的影響,全省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農業投入普遍增加,生產資料準備充足,春修、春造、春管工作進展順利,為實現全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目標奠定了紮實基礎。一季度,全省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大宗
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
肉類總產量60萬噸,增長2.7%;
水產品產量41.02萬噸,增長6.8%,其中特種水產9.86萬噸,增長21.7%。早稻種植面積增加,優質早稻所占比重提高,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各地調查和統計顯示:①全省早稻種植面積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適應市場需求的優質稻品種深受農民青睞,南昌、宜春、吉安、九江等市縣優質早稻所占比重將超過90%。 ②
棉花、蠶桑、花卉、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擴大,僅棉花種植面積就在130萬畝以上,比上年增加32萬畝。
三、結構調整步伐更快
一季度,全省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5.9∶42.6∶41.5,第二產業的主導地位更加突出。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3.2個百分點。工業所有制結構不斷改善。一季度,全省非國有工業實現增加值72.0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58.4%,其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其中私營企業增長53.4%,
三資企業增長35.8%,股份制企業增長38.6%,遠高於國有企業19.3%的增長速度。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繼續優化。一季度,全省非國有投資完成84.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2%,占城鎮以上投資的52.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完成70.04億元,增長102.9%,遠高於國有投資12.7%的增長速度,投資的內在增長機制正在形成。
四、經濟運行質量更優
一季度,全省財政總收入實現79.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0%。一般預算收入44.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3%。其中:工商稅收增長36.3%,
農牧業稅增長10.4%,企業收入增長63.5%。業效益再創新高。一季度,全省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21.59%,比上年同期提高21.48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平:列入考核的7項效益指標有6項優於上年同期。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15.66億元,增長1.7倍。上繳稅金29.47億元,增長29.9%。
金融與經濟加速互動。3月末,全省金融機構貸款餘額2695.42億元,比年初增加151億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1.4倍。其中:短期貸款1529.15億元,淨增45.65億元,農業貸款、個體私營貸款分別占增量的80.6%和23.0%;中長期貸款1002.42億元,淨增88.12億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532.81億元,比年初增加293.04億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1.11倍。
五、對外開放全面推進
一季度,全省新簽外資項目155項,合同金額4.18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7.2%和3.3%;實際利用外資3.7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其中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分別占67.4%、26.5%和6.1%,外資企業已成為推動江西開放型經濟加速前進的重要力量。對外
貿易增長迅猛。一季度,全省海關進出口總額6.2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外貿依存度達到7.8%。其中:進口總額2.58億美元,下降3.3%;出口總額3.68億美元,增長43.4%。在出口的四大傳統貿易夥伴中,除對歐盟的出口增幅較小外,對香港的出口增長83.8%,對日本的出口增長52.1%,對美國的出口增長37.1%。
六、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
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9.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5元,增長13.8%,增速是上年同期的8.6倍;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8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元,增長11.9%,增速是上年同期的2.1倍。在收入加速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也水漲船高。一季度,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96.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8元,增長10.1%;農民人均消費支出40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元,增長3.7%。3月末,全省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260.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8%。
總的看,全省宏觀經濟處在較佳發展狀態。但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長期困擾經濟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仍未根本解決,而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一些的新問題,如物價上漲影響低收入居民生活,煤電等能源瓶頸制約日益顯現。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將對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2004年是實現「十五」計劃、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一年。在經濟工作中,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進一步做好特困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努力緩解「瓶頸」制約,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力促國民經濟沿著全面、快速、協調、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