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國愛的發(Ethpharm)公司上市了口崩片(Orally Distegrating Tablets,ODT)FlashTab後,至今這一新劑型在國際醫藥市場上已呈燎原之勢。全球迄今已上市的口崩片新產品估計至少有80~90個品種,即將上市的口崩片新品還有數百種之多。2006年全球口崩片市場已達20億美元,去年估計已超過30億美元,發展勢頭十分驚人。
十年方成名
口崩片這一新劑型最早由西方研究人員在1986年研製成功,但此後該劑型並未在國際醫藥市場上掀起很大波瀾。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愛的發公司又開發出一隻名為FlashTab(當時我國學者將其名為「速崩片」,國外稱之為口崩片)、能在口腔里迅速崩解的新劑型,口崩片這一劑型方才引起世人的注意。此時,離世界上第一隻口崩片Zydis的上市時間已過去了整整10年。
口崩片是指一种放在舌面上30秒鐘內即能自動崩解成無數微粒且口感香甜的新型藥物製劑。由於它崩解速度快、吸收迅速,且服藥後無需喝水,故非常適合一些特殊病人(如精神病、老年痴呆症和癲癇病人等)和老人、孩子服用。據報導,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口崩片已越來越成為國外病人的首選製劑。據一家國際諮詢公司對歐美病人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西方國家80%的病人傾向於選擇使用口崩片,不少病人在服用了口崩片後表示,今後再也不想服用其他片劑了。由此可見,口崩片在西方病人中有著良好的口碑。
由於近年來口崩片在病人中大受歡迎,西方各製藥公司均在積極開發口崩片新劑型,這一劑型改革也讓一些「過氣」明星產品重獲青春。如一些專利到期的「重磅炸彈」,如抗潰瘍藥蘭索拉唑、抗組胺藥氯雷他定、抗精神病藥物利培酮、抗哮喘藥沙丁胺醇和布洛芬、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解熱鎮痛老藥經開發成口崩片後,市場銷量直線上升。
西方藥學研究人員認為,不僅普通固體藥物適合加工成口崩片,就連疫苗類注射劑如破傷風疫苗、狂犬病疫苗、卡介苗、B肝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同樣能加工成口崩片,這在技術上已無障礙。一旦無需注射的口崩片型疫苗上市,將更便於人們使用和普及。有消息稱,美國著名的藥物新劑型開發公司ALZA Co不久前宣布,已開發出可預防「枯草熱」——一種過敏性疾病的新型疫苗口崩片,並於日前向美國FDA提交了新藥申請。據報導,僅美國,每年申請上市的口崩片新產品就有數十隻,加上歐洲各地的口崩片新產品,估計全球每年約有上百隻口崩片在研製中。
國內應用受制於價格
儘管口崩片在西方已有20多年的上市史,並屬於技術成熟產品,但毋容諱言,口崩片在我國仍屬於相對較新的「舶來品」。2002年,一家在國內並不有名的製藥企業——重慶康刻爾藥業第一個嘗試吃「螃蟹」,率先發起研製口崩片的挑戰。經奮力攻關,2004年,康刻爾公司終於成功研製成國內第一隻口崩片——治療哮喘病的硫酸沙丁胺醇口崩片,並順利獲得國家新藥批文。2005年,該公司的第2隻新產品——鹽酸氨溴索口崩片也順利通過新藥審查並拿到生產批文。據悉,康刻爾公司至今總共拿到16隻口崩片的藥品批文,是國內生產口崩片品種最多的公司。
據悉,到2006年底,國家有關部門共計受理了529隻口崩片的報批申請,但正式獲生產批文的不過區區的23隻,重慶康刻爾公司占了其中的2/3,成為國內研製口崩片的「領頭羊」。目前,我國公司自行研製的口崩片不僅有大量化學藥,也有不少是中藥複方製劑或中藥提取物製劑,這正是我國與外國藥企最大的不同之處。
從我國開發成功第一隻口崩片至今,國內已有100多家製藥企業在研製開發口崩片。可以認為,口崩片在國內已形成一種開發大潮,但市場接受程度又怎麼樣呢?令人沮喪的是,與已開發國家紅紅火火的口崩片銷售市場不一樣,我國廣大民眾對口崩片這一全新劑型的接受度還不高。這並非因為口崩片的口感不好或效果不佳,而是其高價阻礙了它的市場銷路。因為已上市的口崩片其價格平均為普通片劑的2~3倍。
根本在於醫保
口崩片的高價最終嚇退了國內不少患者。因為按我國目前情況而言,醫療保險尚不能覆蓋所有的城鄉居民(尤其占我國總人口75%以上的農村居民),很多病人必須自掏腰包。而相對來看,西方絕大多數國家均實行全民醫保,看病吃藥無需付費,故口崩片即使價格貴一點也無大礙。從中分析,口崩片在國內市場受到冷遇也就不奇怪了。這一現象在國內市場已有不少先例。最典型的就有長效二甲雙胍在國內市場遭遇「滑鐵盧」的個案。
為了改善糖尿病人用藥的依從性,有企業研發出長效二甲長雙胍。新上市的長效二甲雙胍每天只需服用1片,比二甲雙胍普通片每天需服用3~4次要省事得多,但長效二甲雙胍片的價格卻高於普通片的近10倍,故長效二甲雙胍片上市後受到市場的冷落,絕大多數病人至今仍選擇購買價格低廉的二甲雙胍普通片。所以,有國內市場分析師認為,在一個多數民眾必須自費買藥的國家裡,藥品價格是決定其銷量的一大因素(方便服用和口感因素等反而退居其次)。
那麼,是否就能作出預言:口崩片在中國會重蹈長效二甲雙胍片的覆轍?據可靠消息,目前康刻爾藥業的日子艱難,該公司之前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但其口崩片的年銷售額合計也只不過是每年1億元人民幣左右,還不及步長集團的腦心通銷售額的1/10。這樣看來,在短期內,口崩片這種新劑型在我國似乎不大可能會像西方國家那樣飛速增長。這根本原因是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情況的不同,加上我國人民中低收入人群畢竟占絕大多數這一基本事實,這種局面在今後幾年內不會有所改變。就連人均國民收入遠高於我國的日本,其口崩片銷量也不盡如人意就很能說明問題。
另據了解,我國雖已有幾十隻口崩片獲准上市,但實際上投產口崩片的廠家並不多,大多數是拿著口崩片生產批文在觀望,他們並不急於生產,而是將其作為一隻備用產品貯備起來。現在的主要問題在於:誰能首家不惜投入巨額資金的廣告費作市場推廣了。一旦國內市場上口崩片形成氣候,相信很多廠家將立刻跟風投產口崩片新產品。
雖然我國口崩片尚未形成大市場格局,但筆者相信,口崩片這一全新劑型今後幾年完全有可能成為國內市場的暢銷產品。這除了口崩片擁有其他口服製劑無可比擬的優點外,國外口崩片研製又有新動向:各公司均在大力開發抗高血壓藥物的口崩片新劑型,外國藥企已開發上市了纈沙坦、馬來酸依那普利和可樂定等新老降壓藥在內的多隻口崩片新產品。高血壓是一大常見病種,故方便攜帶和服用的抗高血壓口崩片上市後,肯定能受到已開發國家高血壓病人的歡迎。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國民收入的逐年增長和全民醫保的逐步推開,我國口崩片新劑型終將打開市場銷路,其國內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