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DVD播放機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之後,市場銷量於2007年首次出現下滑,而2008年DVD播放機市場依然延續了下滑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高清領域的格式之爭在2008年年初落下帷幕,藍光技術BD格式在全球市場戰勝HDDVD格式(東芝主導的藍光格式),但是藍光陣營在中國市場上數月未見大動作,BD高昂的售價以及片源的短缺成為制約BD發展的兩大瓶頸。不過在2008年11月,以索尼、松下、先鋒、飛利浦等企業為代表的藍光 BD陣營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釋放出藍光BD陣營在中國布局的信息。
中國的生產企業為了擺脫受制於人的境地,自主研發紅光高清EVD(增強型多媒體碟片系統)、NVD(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和藍光高清格式的CBHD(中國版HDDVD),在解析度和碟片容量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CBHD、NVD的支持者也在醞釀聯手成立更大的中國高清光碟產業聯盟,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BHD和NVD產業做大做強,從而對抗藍光 BD。寒冬之中,DVD播放機市場上開始瀰漫著一絲硝煙的氣息。
目前藍光播放機在中國市場可以說還處於投石問路的階段,中國最終的高清時代何時到來,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可以預見,播放機產業已開始向高清時代邁進,而在未來幾年,中國播放機市場將競爭激烈。
市場:量價雙跌 下行趨勢明顯
2008 年以來,中國DVD播放機市場銷售量較2007年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經濟環境的變化和雪災、地震都給DVD播放機的銷售帶來了阻力,標清DVD播放機市場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市場飽和度進一步提高,有效需求減少,使市場上DVD播放機的零售額和零售量都呈現下滑趨勢。
監測數據顯示,1~10月,全國DVD(播放機)零售量累計為4255811台,同比減少15.80%;零售額累計為200335.61萬元,同比減少18.74%。
從產品類型來看,台式DVD累計零售量為4066484台,同比減少16.27%,零售額為169217.90萬元,同比減少19.63%;便攜DVD累計零售量為179146台,同比減少3.44%,累計零售額為28833.41萬元,同比減少12.65%;刻錄DVD播放機累計零售量為10181台,同比減少22.85%,累計零售額為2284.29萬元,同比減少25.30%。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2008年DVD播放機市場的下行趨勢非常明顯。高清市場尚未形成,而標清市場又趨於飽和。如果高清播放機無法突破價格和片源的瓶頸,其在市場上的普及有待時日,而無法刺激市場需求以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市場將缺乏扭轉動力。
價格:低價位產品受青睞
2008 年以來,我國DVD播放機的平均價格總體處於下降趨勢,同時低端產品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DVD播放機市場中的主導產品是500元以下的低端產品。價格下降最快的是高端產品,如便攜DVD、刻錄DVD。但是,高端產品的降價並未帶來這部分產品銷售量的大幅度提升。
1~10月的監測數據顯示,從產品價格來看,台式DVD的平均價格去年10月為426元,2008年10月的平均價格為408元,降低了18元;2008年1~10月,台式DVD的平均價格一路小幅走低。
便攜DVD的平均價格2007年10月為1667元,2008年10月的平均價格為1491元,降低176元;2008年1~10月,可攜式DVD的平均價格也是一路走低,從1600元持續下跌至1491元。
刻錄DVD的平均價格2007年10月為2261元,2008年10月的平均價格為2155元,降低了106元;不過刻錄DVD的價格在2008年年初時還出現過一次波動,2008年1月價格小幅上揚至2397元後,2月價格出現跳水,猛降101元至2296元,隨後價格小幅上漲,但在下半年基本延續了價格走低的趨勢。
從價格段來看,500元是碟機零售量的一個分水嶺,1~10月,500元以下碟機的零售量為3223842台,而500元以上碟機的累計零售量為1031969台。零售量最大的碟機為350元到400元之間的產品,累計零售量為977961台。
此外,雖然碟機銷售量整體為下降趨勢,但是部分價位的碟機銷量出現了增長。250元以下的碟機累計零售量同比大幅增長23.56%;300元至350元價位的碟機累計零售量同比增長4.08%;1000元至1300元價位的碟機累計零售量同比增長16.1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消費者更傾向購買500元以下的低端產品,而價格在400元左右的碟機最受青睞,250以下的碟機銷量增長最為明顯。此外,1000元以上的高端產品銷量亦呈現小幅增長,部分消費者對於高端產品的價格接受程度在向1300元以下的價位調整。總的來說,低價位產品更受青睞。
格局:國內品牌根深蒂固
在中國DVD播放機市場上,民族品牌的地位一直較為穩固,民族品牌的碟機產品占據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
排名前5的企業分別為步步高、萬利達、飛利浦、奇聲、金正,這5家品牌所占市場份額超過五成。其中,步步高攬得兩成以上市場份額,累計零售量所占份額為20.23%;萬利達累計零售量所占份額為13.96%;飛利浦累計零售量所占份額為10.61%。
雖然民族品牌目前在碟機市場上地位穩固,但是由於缺乏自主的核心技術產業鏈,碟機廠商處於產業鏈低端地位,不得不受制於人。中國DVD產業還需在核心件的開發和生產技術上有所突破,擺脫受制於人,成為全球DVD產業的「創業者」。
產品:台式DVD仍為主導
當前,便攜、刻錄DVD等細分市場已形成,並成為DVD播放機市場新的增長點。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當前,台式DVD仍是市場主導產品,占據九成以上的零售量份額。
1-10月的監測數據顯示,從零售量來看,台式DVD的市場份額基本都維持在95%以上,便攜DVD所占市場份額基本在4%上下波動,而刻錄DVD所占的市場份額則在1%上下波動。
從主要品牌的產品結構來看,在持續推出台式DVD產品的同時,不少品牌推出了便攜和刻錄DVD產品。中怡康監測的25個品牌中,有13個品牌生產便攜DVD 產品,而生產刻錄DVD產品的品牌有8家。排名前10的品牌中,僅有3家沒有推出便攜DVD產品。而排名前3的步步高、萬利達、飛利浦便攜DVD零售量占比分別為6.64%、8.61%、5.15%,均超過了5%。不難看出,在便攜和刻錄DVD中,消費者和各主要品牌都更重視便攜DVD。
從 DVD市場產品結構來看,台式DVD穩居主導地位,便攜DVD有所抬頭,而刻錄DVD普及率份額相對較低。原因在於:其一,台式DVD具備價格優勢,並且擁有成熟的技術,長期以來處於市場主導地位;其二,便攜DVD突破傳統DVD的使用方式,實現了與電視機分離,自帶液晶屏和充電電池,可隨時隨地觀看影視產品,體積也比台式DVD更加輕薄小巧,所以頗受追求時尚的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成為增長較快的DVD產品;其三,相比之下,刻錄DVD發展速度始終比較緩慢。這主要由於刻錄部件本身成本較高,而我國消費者對於刻錄保存影音節目的習慣還有待培養。
整體來看,2008年的DVD播放機市場在宏觀環境等多重影響下,下行趨勢已經較為明顯。但是市場競爭不會因此而消失,長期以來,我國DVD產業缺少自主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狀,依然沒能得到根本的改變。眼下,以索尼等企業為代表的藍光BD陣營在中國市場推出新品並發布多部影片被認為是藍光BD陣營進軍中國市場的信號。而CBHD、 EVD、NVD也具備價格、渠道和相關部門的支持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國內主流碟機企業將賭注下在哪個格式目前還未明朗。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高清市場已經漸行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