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金融危機對我國勘察設計行業的影響及對策
 勘察設計 2009-02-20 08:57:00
    金融危機對建築設計企業影響較大
 
  在我國勘察設計行業中,受此次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屬建築設計行業,具體表現在:
  對國內民營中小建築設計企業的影響。在金融危機來臨之際,以住宅設計為主要業務的民營中小企業受衝擊比較明顯,而受樓市跌幅影響最大的深圳設計市場也有越來越蕭條之勢。一些公司員工反映確實不如以前那麼忙了,同時開發商給設計院的設計時間明顯放寬,但對設計方面的要求包括房型的合理性、立面的處理、環境的優化、客戶的需求、用材的節省等則明顯增加。
 
  對我國海外建築項目帶來一定風險。有關專家分析,中國建築企業投資向欠已開發國家較多,這些地方建築業的競爭激烈性相對較弱,投資方式主要以設立分支機構、承攬工程為主,而不是以收購兼併為主,投資周期就會拉長。目前美國次貸危機繼續深化和蔓延,國際金融市場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這對中國建築業對外投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外資房地產商將中國二線城市作為下一步角逐的目標,並聯合外資建築設計機構組成合資跨國集團介入中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開始走向低迷,一些外資房地產商已經開始頻頻現身於重慶、武漢、寧波、大連、青島等二線城市。新的外資勢力顯然已開始逐步從房地產開發領域延伸到設計、物業管理中介服務、租賃經營和金融投資等業務。
 
  金融危機對有國外總包項目的設計院影響較大
 
  項目延緩和減少、付款拖欠、項目融資風險等都對有國外總包項目的設計院產生較大影響。
 
  項目延緩和減少。國際金融機構的投資增長緩慢,各國政府項目在金融危機以後有所減少,現行項目也可能受到影響而延緩。
 
  付款拖欠。金融危機造成我國企業的貨款被大量拖欠。據商務部的保守估算,中國企業被拖欠的海外帳務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僅浙江省就有近千家企業遭到美國企業的拖欠。大量拖欠國際貨款成為美國企業在次貸危機中轉嫁損失的一種辦法。國外總包項目的工程業主付款拖延嚴重,對負責項目的設計院資金產生較大影響。
 
  項目融資風險。具體到工程項目來說,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項目融資中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兩個方面。項目發起人與貸款人必須對自身難以控制的金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變化加以認真分析和預測,如匯率波動、利率上漲、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政策的趨向等,這些因素會引發項目的金融風險。
 
  為應對金融危機國家拉動內需,給勘察設計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為了制止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滑,我國政府從多方面對經濟進行調控,而除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外,政府直接投資拉動內需消費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手段。在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國成功的以建造公路體系來增加內需,這次建造鐵路網則成為拉動內需的重大戰略。繼上個月國務院批准鐵道部20000億元鐵路的投資計劃後,交通運輸部正在醞釀一個未來3~5年內投資50000億元的計劃。這50000億規模的投資包括在建項目、已經規劃的項目和追加投資,將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碼頭建設等。
 
  這樣的投資規模給勘察設計單位特別是交通類的設計院帶來了新的機會。
 
  我國勘察設計院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建議
 
  目前來看,我國勘察設計企業正處於企業發展四階段(財務危機、營運危機、管理危機和戰略危機)中的管理危機和戰略危機階段,表現為沒有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戰略不清晰、不連貫,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戰略路線圖,缺乏新的業務增長點,員工對成長缺乏信心,骨幹員工隊伍不穩定等。當前,設計領域出現新的趨勢:市場競爭主體多元化;業主的需求日趨成熟和多元化;競爭方式多樣化;行業上、下游業務的整合。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新形勢下,勘察設計行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把握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抓住機遇,儘早部署戰略定位,實現科學發展。目前政府正在運用宏觀調控政策應對金融危機,如果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話,對勘察設計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機遇。應抓住這個機遇,儘早部署戰略,明確企業定位,針對不同業務層次實施不同的業務策略及考核辦法。通過業務與組織機構的調整形成基礎業務、戰略業務和機會業務三個層面的業務組合。
 
  調整方向為農村服務,樹立服務於大眾、掙小錢的思想。我國一直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國家會加大農林牧漁業投資,但每一個投資額不會太大,工程諮詢公司應該調整方向為農村服務。
 
  堅持統籌兼顧,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要正確處理改革和發展的關係;統籌考慮主業和輔業、省內市場和省外市場、國內項目和國外項目、傳統項目和新興項目、大項目和小項目;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制定有效的薪酬激勵體系,吸引和保留關鍵人才,加強企業知識管理。人才是勘察設計企業的競爭之本,吸引和保留關鍵人才,同時,加強企業的知識管理,營造知識創造、知識傳播的氛圍,在考核上體現知識創造的價值,重視檔案及資料庫的管理,不斷提高組織的知識水平,做大做強的同時培養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抵抗業績波動帶來的險。

熱門推薦

免費報告

更多
勘察設計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