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利侵權
使用Linux作業系統極有可能會使用戶在將來陷入專利侵權問題的牢籠,給用戶帶來無法量化的損失。比如微軟就因為這個問題起訴過Linux廠商Novell和SuSE。
「如果某個企業用戶想要部署Linux而是Windows或專有的Unix系統,那麼這就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企業管理協會(EMA)資深分析師Andi Mann說。EMA是一個獨立的行業分析機構並且專門從事IT管理市場的諮詢公司。
這種潛在風險造成的成本是不是能夠足以使企業用戶放棄使用Linux的念頭呢?
2.Linux許可有可能成本更高
市場分析機構Yankee Group資深分析師Laura DiDio在自己的研究報告「微軟、Sun反擊Linux,力爭讓作業系統成本更低」中指出,微軟和Sun的專有作業系統產品的成本可能要比紅帽和 Novell的Linux產品成本低大約10%到100%,這取決於作業系統的配置和許可合同的長短。DiDio的結論比較適用於Windows Server 2003,Solaris 10以及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和SuSE Linux 。
3.內置/捆綁功能可大幅度節省資金
雖然,大多數Linux發行版也自帶很多免費軟體。但是,你花在專有作業系統上的錢絕對也令你物有所值——你可以得到數量非常眾多、功能齊全的各種工具和服務。
DiDio指出,「如果你買了微軟的軟體保證(Software Assurance),你就需要支付一定的保費,但你同時也得到了很多東西。你可以獲得免費培訓。而且還能訪問在線資產管理來跟蹤許可,這樣你就能避免買多或買少,這給你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並且在家庭使用權方面你也可以獲得較大的折扣。」
DiDio還表示,微軟的軟體保證即使對於只有10幾個員工的小企業也絕對是物有所值,能夠為它們節省數千美元,「而大型企業又可能會節省數百萬美元。」
此外,DiDio還補充說:「經過改進的Windows補丁管理工具能夠使網絡管理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平均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八十左右,並且不會造成成本的增加。並且微軟免費提供Windows伺服器更新服務(WSUS)。而如果你選擇Linux作業系統,那麼你不得不將IT預算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用來購買第三方管理和性能優化工具,而這些工具已經包含在Windows許可中了。」
需要補充的是,Windows並不是唯一的Linux替代品。
如果你打算在伺服器上使用虛擬化或類虛擬化的環境,「VMware的虛擬化技術往往會使每個伺服器的每個CPU的成本增加一千美元或更多,」 Sun公司Solaris營銷部副總裁Marc Hamilton說。Hamilton還指出,包括Sun的Containers虛擬化設施不會增加任何額外費用。
4.Linux維護成本高
就購買成本而言, Linux作業系統通常會比專有作業系統要便宜。EMA的Mann在其「Linux管理的真相」中指出,Linux的購買費用——不包括支持費用—— 通常只有Windows的百分之十左右。例如,「對於一個有100個用戶的網絡應用環境,部署一個完全的Windows環境需要6萬美元,而相應的開源軟體只需要6千美元。」
但是,這並沒有包括管理工具的成本。「在我看來,純微軟環境更易於管理,」 Mann說。「這就是為什麼比需要花大價錢購買Linux系統管理工具,沒有管理工具,Linux環境是很難管理的,這是大家都公認的。」
如果你不擅長管理伺服器環境或者如果你沒有合適的管理工具,Windows將是一個更容易管理的系統而且成本也更低,Mann說。「軟體發行管理、補丁管理……非Linux環境有很多更加先進的管理工具,特別是Windows作業系統,同時還有Unix和Solaris .」
Linux和Windows管理工具的成本從零到幾十萬美元不等,比如IBM Tivoli 或CA Unicenter.「但是,對於小型環境而言,比較便宜的工具完全能夠勝任,」 Mann說。
5.聘請Linux技術人員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錢
「現在,作業系統治持維護人員的知識遂平有一個顯著的差異,」資深IT管理人員Chris de Herrera說。「Windows支持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比較少,想比之下, Linux則需要很多。」
Herrera說:「Windows的每一個應用程式都是已經預編譯好的,所以一旦它們安裝完畢,一般都能正常運行。而對於Linux作業系統而言,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另外再加上一些特殊要求,比如Linux 技術人員需要理解原始碼管理和版本,一個例子就是DLL地獄。有些Linux應用程式需要一定版本的類庫才能運行,這就有可能與其它應用程式衝突。」
Herrera表示:「系統支持和維護人員經驗的差異以初級開發人員為界,而不僅僅是做系統管理。另外,Linux安裝升級的過程可能會有些複雜,這取決於使用的升級方法。如果你選擇的應用不支持,那麼你必須手動完成升級。」
「企業使用Linux的前提條件是自己的IT員工對於Linux集成和基礎設施必須相當熟悉,」 ExtremeLabs公司總經理Tom Henderson說。
「如果你的IT技術人員對於Linux不是非常熟悉,那麼你就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或者招聘一些具備這些技術的員工,」 Henderson說。「經驗豐富的Unix/Linux/HP-UX/Solaris 專業人員聘用價格往往那個非常高。」
6.使用非Linux的Unix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Linux是不是唯一能夠運行在X86硬體上的非Windows作業系統,比如Sun公司的Solaris.這點很容易忘記。
「與Linux發行版相比,Solaris的支持費用更低,」Hamilton說。「比如,Solaris 10的支持成本通常要比Red Hat Linux低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或更多。」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就是Solaris具有的一些特定功能,比如Solaris故障管理架構。如果出現一個內存DIMM失敗,「Solaris 10作業系統將自動重新配置,而不需要重新啟動。」雖然內存DIMM失敗並不經常發生,「可是,如果你的網站有100或1000台伺服器,那麼你就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Hamilton說。例如,如果你的遠距離數據中心採用Linux作業系統,並且有200台伺服器,「這可能意味著你將每天都要派出技術人員修復這個錯誤。」
7.硬體支持問題
「Linux對於硬體和驅動器的支持問題也應該引起注意,而Windows通常沒有這方面的問題」Mann說。
「硬體兼容性問題並不是Linux獨有的,」開源分析公司Red Monk 首席分析師Stephen O『Grady指出。 Linux對於硬體的支持正在變得越來越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桌面上。
「Linux有可能缺少最常見設備的驅動支持,比如信用卡刷卡機或銷售點終端機,這可能會讓你額外支付很大一筆費用。」 IndependentAssessment 分析師Alan Radding說。
8.向Linux遷移成本過高
當然,Linux的總體擁有成本當然還包括遷移成本。
「關鍵應用的轉換成本可能會很高,比如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因為建立在Exchange之上的電子郵件、服務和應用都需要更換、修改或修復,」 Henderson指出。
應用可用性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O『Grady指出。「有很多應用軟體只支持Windows伺服器或桌面。比如,像QuickBooks這樣實用的軟體卻不能運行在Linux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