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5G產業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分析:3G創造未來通訊「中國時代」
 3G 2009-07-27 11:16:00
     某公司銷售總監王強在上台的前一分鐘決定修改其演講內容。因為習慣於3G手機炒股的王強剛收到了其所在公司股票漲停的關鍵信息,這個信息對於王強說服台下的大客戶們將起到極為有效的作用。演講順利結束,一位外商提出要看看新品的使用演示。王強立刻用手機登錄內部網絡,把剛製作好的新品廣告下載給客戶看。一小時後,在公司的視頻例會上,王強又用3G上網本向遠在上海的總部報告了最新的客戶拓展情況。一天的工作結束,疲憊的王強躺在搖椅上,開始用手機瀏覽著各種娛樂電視節目。
 
    這只是未來3G生活的一個片段,而這樣的情景在未來3到5年,甚至是未來一兩年中就會變得司空見慣。在像王強這樣的3G用戶背後,是一張龐大的中國3G產業網,中國信息產業的未來引擎將由3G點燃。
 
    產業鏈的新機遇
 
    「投資、國內需求和進出口是任何經濟體實現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發展3G產業在這三方面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表示,在形成直接投資方面,三大國有運營商將在未來3年直接投入4000億元左右。由此,設備採購、網絡建設、終端更換及信息服務等產業鏈環節將直接受到刺激影響,3年內將累計形成6000億元左右的社會投資總額,各項產出10000億元,這對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
 
    在這其中,三大運營商無疑是最受關注的3G主推者,業內人士也都在預測,「三足鼎立」之勢究竟將對未來的3G產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三張牌照的同時發放是一個有力促進TD—SCDMA產業發展的正確決策。」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表示,同時發放WCDMA和CDMA2000的牌照,這既給TD產業鏈形成了一種正面的壓力,也促使整個3G產業界加速產品的成熟和服務的完善。
 
    有競爭、有追趕,這樣的開場對於中國的3G乃至整個信息產業的未來都是一大好事。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聯通最後一個啟動3G試商用後,三大運營商的「沃」、「天翼」、「G3」的品牌之戰就開始高調上演。中國移動作為2G時代絕對強勢的運營商,也希望在3G市場承襲其用戶市場優勢,並藉助「中國元素」的品牌視覺設計,突出TD作為自主智慧財產權3G標準的特性;中國電信則突出無線上網概念,並以相對低廉的資費吸引用戶,希望建立更廣泛的用戶群;而中國聯通也一改2G時代相對弱勢的形象,以全業務品牌「沃」殺入市場,並一口氣推出了視頻電話、手機音樂、手機搜索、手機拍照、無線上網、手機上網以及手機電視七大業務,力圖奠定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未來3年,3G用戶總數有望達到8億至8.5億,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2011年用戶數將超過2.5億。三大運營商的全力以赴,正是為了這塊觸手可及的巨大蛋糕。專家做出了這樣的預測,以用戶平均月價值100元比2G用戶價值提升20%以上計算,2011年3G將為電信運營商帶來直接運營收入 3000億元,3年累計達到4670億元左右。
 
    中國企業的超車道
 
    運營商、3G基礎建設、晶片研發製造、網際網路服務、手機和PC終端廠商等,這些捆綁在3G鏈條上的產業都已開始釋放新的能量,而中國本土企業的表現尤為引人矚目。有評價稱,中國企業將借3G進入快車道,以得天獨厚的優勢、前所未有的速度趕超國際競爭者。
 
    其中,對於處在低谷的國內手機廠商和PC商家來說,3G的戰略意義更顯得舉足輕重。「如果我們把握住了3G契機,企業處於良性發展的軌道,上市是很容易的事情。」聯想移動總裁兼執行長呂岩告訴記者,聯想移動為了抓住3G市場,對TD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投入。根據計劃,聯想移動2009年將推出9到12款 TD新品,平均每月都要開發一款TD產品,同時今年特別為3G研發額外增加投入了5000萬元,其中中移動深度定製的OPhone手機聯想第一財季的整體營銷費用已達千萬元級別。中興通訊則於近日拿下了中國聯通擬上市機型中的五席,包括聯通首批定製機型中唯一一款國產高端智慧型手機。中興通訊還表示,在未來 3年中要進入全球銷量的前五位,未來5年進入全球銷量前三甲,並成為國內3G的第一定製廠商。有報導稱,大唐、中興為主導的國內移動終端廠商在TD市場的份額將達到70%以上,遠遠超過GSM時代的不足30%;在CDMA市場上,中興、華為預計總體份額將超過60%。
 
    其實,包括聯想、華為、中興等在內的數家本土企業都在3G上拿出了「先發制人」的利器。早在2002年,國內通訊業的主導企業就成立了TD產業聯盟,開始了對3G的執著投入,由此也獲得了運營商的青睞。「比如運營商會推手機作業系統,像OMS,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競爭規則,終端企業會得到運營商更多的技術和營銷支持,山寨廠商很難參與其中。」呂岩表示,雖然國產手機整體仍沒有走出低迷的狀態,但3G的到來,給手機市場增加了新的推動力。據專家預測,未來3年,以3G手機平均價格1200元計算,2011年將為手機製造商帶來銷售收入1560億元,3年累計達到3500億元左右。各類增值業務提供商有望獲得的收入,3年累計將達1000億元左右。
 
    同時,中國企業已伸向海外的3G蛋糕。據悉,從1999年研發WCDMAUE開始,中興通訊就與全球絕大多數頂級運營商開展了合作,其終端產品進入了歐洲、北美、日本、亞太等手機戰略市場,WCDMA終端在2008年的發貨量就達600萬部。有預測稱,國內3G通信設備製造商和手機廠商有可能在3年內占據世界市場20%以上的份額,初步估計3年累計將達到800億元至1000億元左右的出口額。
 
    「信息通訊業的特點就是變化快,雖然國產手機在品牌上還需要沉澱,但只要其技術、產品和價位上具備優勢,完全有可能在3G時代趕超外資。」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這樣認為。
 
    信息化消費的憧憬
 
    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3G客戶數已達41.9萬人。在從2008年到2013年的6年中,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量將增加69倍,每年增量是135%。這些數據是對未來3G的買單人——消費者的最簡單描述,而隱藏在此背後的是人們日益多元、個性化的3G消費需求,以及對未來「無線生活」的無限憧憬,這才是3G未來潛力的真正蘊藏點,並足以讓所有3G締造者為之心跳。
 
    「3G的時候手機不一定是這么小,屏可能會越來越大,是不是3.5寸的就夠了?可不可以做一個4寸的、5寸的屏?」播思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CEO陳錫源在暢想3G時表示。但也有專家期望3G終端會是個「口袋本」,一個包羅各項移動辦公、娛樂、生活服務功能的終端,可以小到揣在口袋裡,隨身攜帶。
 
    目前,3G已可支持可視電話、視頻會議、手機電視、電影視頻點播等業務。長年從事通訊產業研究的北大縱橫合伙人俞奔表示,3G能否達到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程度,要看它的業務內容是否會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也就是說,除了目前手機的基本功能外,人們在更多的領域進行消費時,到了「非手機不可」的地步。「比如在看視頻、辦理銀行業務,甚至在購物、辦理登機牌時,都形成了運用3G手機的習慣,3G的變革性影響才會形成。」
 
    在各種美好的猜想中,中國人無線消費的市場將逐步顯現出驚人的力量。不少國際知名通訊企業都表示,未來幾年的市場重點將逐步向中國轉移,贏中國3G者才可能贏天下。一個充滿挑戰而又希望無限的中國3G新時代正在快步走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3G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