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類燃料乙醇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時代即將到來。國家發改委已制定五年計劃,目標是到2010年生產燃料乙醇522萬噸。計劃在不適於耕種的土地上生產甜高粱、甘薯、木薯以增加生產乙醇的原料。根據《生物燃料乙醇以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到2010年,中國將以薯類、甜高粱等非糧原料為主生產522萬噸燃料乙醇,屆時乙醇汽油使用量將占全國汽油用量的75%。到2020年,中國燃料乙醇年產量可達1000萬噸。
正因為國家政策支持以及生物燃料乙醇發展前景廣闊等利好因素,多個省市積極響應號召,紛紛上馬非糧生物燃料乙醇項目,湖北、河北、江蘇、江西、重慶5省便作為首批通過評估的地區率先開展此項目。
發改委對通過評估的5省(市)優勢作出了評述:湖北在甘薯種植方面歷史悠久,種植已有一定規模,啟動項目核准已經成熟。河北有相當數量的適於開放利用種植甘薯和甜高粱的邊際性土地資源,可上報成熟項目方案。江蘇在發展非糧燃料乙醇方面具有一定的條件,具備發展燃料乙醇產業的基礎,省政府主管部門已抓緊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江西可開發利用的荒地、荒坡較多,農民有甘薯種植習慣,試種木薯也取得了較好效果,具備大規模發展薯類種植基地的基本條件,項目申請報告正在編制中。重慶甘薯種植規模大,發展燃料乙醇生產的原料保障條件較好,應進一步落實投資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