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橡皮布是用天然橡膠(INDIA-RUBBER)製造的,後來以合成橡膠代替生產,譬如早期海德堡GTO、KORD印刷機跟機的標準橙色橡皮布,第三代則為時下常用的氣墊式橡皮布(大約在1960年面世)。首塊氣墊橡皮為「VULKAN714」,隨之而來是Perfect Dot,此橡皮沿用至今,成為現時大部份海德堡印刷機的標準材料。在香港常用的橡皮布品牌有日本的明治、德國的鳳凰、VULKAN、PRINTEC、美國的Day等等。
氣墊橡皮布能被廣泛採用,主要是因為其擁有有助減低對紙黏附的回彈力及良好的網點還原能力。氣墊橡皮的表面及結構影響其特性甚大,所以傳統的橡皮已很少採用。(橡皮布的要求可參考DIN16621)。
氣墊橡皮布優點:
一、印版及橡皮滾筒線性速度配合較佳;
二、網點還原度高;
三、減少造成對承印物的變形;
四、減少對版面的磨擦(掉版)。
正如前言,橡皮布對印刷質量影響甚大,所以在選擇和護理方面都非常重要。首先留意橡皮布的結構如纖維層、回力氣墊層;表面層是屬平滑或粗糙(硬)的表面?表面層是否經碾磨處理或是由化學組織構成?當然橡皮布的結構與組織依然是製造商的秘密,我們不能盡知。
橡皮布有纖維層、氣墊層和橡皮層,但我們最感興趣的只是表面層。現在大約8成的橡皮都是4層的結構。:面層(0.35至0.4mm)、纖維層(大約0.25至0.3mm)、氣墊層(0.35至0.4mm)、基層(大約0.25至0.3mm)。
氣墊層可分為三大類:微星形處理(MICROSPHERE)密封式氣墊、吹氣形處理(BLOWING)密封式氣墊、鹽濾形處理(SALTLEACH)開放式氣墊。現今微星型式氣墊橡皮較普遍。據專家建議,鹽濾式氣墊能有較佳印刷效果PERFECTDOT橡皮就是這方式的橡皮布。
印刷品質大部份取決於橡皮面層,面層大多採用壓紋、研磨或高研磨三種。面層也有著其他影響印刷的因素,例如對紙面的黏度等。究竟採用氣墊橡皮有甚麼好處呢?氣墊被形容為橡皮的回彈能力,回彈能力能令橡皮在受擠壓時不導致表面變形,這對網點的複製有著正面的影響。雖然如此,很多人也會錯誤以為因有回彈力的關係,所以印刷時的力度要大一點(對應彈性),這並不完全正確。一般氣墊橡皮布的對應彈性為4至8%,而傳統橡皮布則少於4%。
橡皮布是有紋路的,主要分一部份堅韌而另一部份具彈性。基本上一般印刷人員都忽略橡皮布的紋路,因大部份橡皮布都已是裁切好的。但如果是由大尺寸裁成小尺寸的橡皮布,那就要加倍注意了。橡皮布必須堅韌一方以平衡印刷方向,所謂印刷方向通常以線條作為參考線。另外我們還需要留意把橡皮布裁切到合適的尺寸(不要過長,因為過長會引致橡皮布在滾筒上不緊而翻鬆、及掉下橡皮布,而橡皮布的鋁條或夾鐵條壓凹滾筒!),其他為了容易安裝,我們通常會在橡皮布兩端裁去一小角,並在橡皮兩邊塗上封漆,防止入水(或洗車水)發漲。
另一需注意的是,切記每天而要人手清潔橡皮,作好保養的措施!
橡皮布厚度由1.35至3.00mm,除特別用途外,通常用1.95mm。量度橡皮布厚度雖由合適儀器進行,注意儀器測量前端不能有鋒利的邊緣,根據DINISO12636,測量時需注意力度的標準!
用什麼準則選擇橡皮布呢?
海德堡隨機來的Perfect Dot質量是其中一種最好的,其他品牌可能在特別用途上(實地、平網、黏性)有卓越效果(如質量要求並不太嚴格或承印物粗糙,可考慮不用價錢昂貴的橡皮布。)。
帶鋁條的橡皮快捷及易於更換,並確保整張橡皮拉力平均。如是用夾的話收緊螺絲時切記不要從兩邊收緊至中間(橡皮可能產生表面不平或凸包)。橡皮布夾鐵必需筆直無彎曲!安裝時要確保置中,有需要時把兩邊隆起的部份用小縲絲刀壓下。橡皮布在印機上的拉力(橡皮印跡長度的10%減5的N/m):
SM/CD102印跡長度70cm拉力65N/m(最大)
SM/CD74印跡長度50cm拉力45N/m(最大)
SM/GTO52印跡長度35cm拉力30N/m(最大)
拉緊動作要反覆兩三次進行,在反覆過程中印機需合壓一段時間。如橡皮拉力過大,中間纖維織物會因過份拉緊而導致損壞,但橡皮拉力太少,網點則會變形,這還需要認真量度包襯的實際高低(可用包襯高低測量器如HEIDELBERG測度器)。廠房有連線上光的印刷機,還有局部上光的橡皮,我則建議用一般面層較易撕開的橡皮「VUL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