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天然原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三大因素導致國內棉價失控瘋狂上漲
 棉價 2010-10-13 09:06:00

    9月棉價、紗布、化纖全線大幅上揚,與2003/04年度棉價走勢大體雷同。所不同的是2003/04年度飈漲發生在10月,上漲幅度和價格水平遠高於2003/04年度。2003/04年度10月棉價由14100元/噸迅速漲至17550元/噸,1個月飈漲3450元,漲幅24.4%,並長達7個月高位運行,後於次年5月大幅跌落。本年度9月由18000元/噸上漲至22684元/噸,1個月上漲4680元,漲幅26%,但是月末期棉市場開始高位回調,估計現貨續漲已經缺乏動能,棉價特高位運行周期可能短於2003/04年度。回顧9月棉價大幅飈漲的主要原因,分析認為國儲棉是主要推手。

    一是從客觀因素看,短期內供不足需是主要誘因。受持續陰雨氣候影響,新棉上市推遲,而且新棉質量相對較差,收購成本高,紡企補庫心切,國儲棉成為紡企獲取補庫資源的主要渠道,因此競價節節攀升。

    二是限風炒作因素。此次儲備棉競價走勢不僅影響國內棉花市場,也刺激國際棉價跟風爆漲。從國內棉花市場看,首先是紡企自己不顧成本承受能力情況下把儲備棉價炒作到高位。其次是期棉市場跟風炒作,鄭棉期日成交量連續創天量,多次成交金額達2000億元以上,最高持倉量達52萬餘手歷史新高。電子撮合於中秋節前、後分別2次調高漲停板限額,而且多次出現漲停。如果說8月紐約期棉上漲動能是美國農業部全球棉花預測報告調低全球期末庫存的原因,那麼9月上漲動力變來自於中國棉價上漲刺激。9月紐約期棉也調高漲停限額,由4美分提高到5美分,因為跟追我國儲備棉價而多次漲停,主體價連續有4個交易日破百美分歷史紀錄,持倉總量也創下24萬手歷史新高。紐約期棉緊追中國棉價走勢的另1個佐證,在月末後幾個交易日國儲棉價下挫情況下,9月29後紐約期棉全線向下調整,其中10月1日出現跌停板。

    三是印棉出口政策不明朗也影響國際棉價。由於印度於2010年5月開始控制棉花出口,美棉則成為棉花進口國的主要渠道,印棉出口政策變化,對全球棉價上漲也起到助推作用。近日印度政府決定從10月1日起恢復棉花出口登記,也是導致紐約期棉向下調整的因素之一。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棉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