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能源設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年產值預破億,陝西風電裝備集群效應顯現
 風電裝備 2011-02-16 17:21:00

    日前,國電陝西定邊繁食溝風電場第一颱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這一新能源產業項目的投用,意味著陝西省第一個風電場正式投入運行。在一個個風機轉動之時,陝西省一大批風電相關配套產業早已行動起來,預計今年風電裝備製造業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大關。

    春節前夕,記者來到西安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開足馬力生產,到處是一派緊張忙碌、熱火朝天的景象。

    作為陝西省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西安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具備年產200台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和1000台發電機的生產能力。其主要產品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在國際處於領先水平的1.5兆瓦、2.5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並將以涇渭新城製造基地為依託陸續建設計量檢測中心和物流備件中心。

    鮮為人知的是,幾個月前,公司即便有訂單,也不敢這樣開足馬力生產。如今,訂單如雪片似的飛來,甚至最高日產多達6台,「全年我們將實現1000台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任務,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是我們沒有預想到的。」西安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亮說。

    「我們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運輸是一條龍流程,必須生產多少就要外運多少,否則就會產生大量的積壓,導致我們的生產無法進行。」張亮告訴記者,金風科技生產的風電裝備——直驅風力發電機,每個產品的直徑達4.98米,重量是45噸。

    隨著市場不斷完善,陝西風電裝備產業已日趨成熟。生產整機的廣東明陽風電公司西安生產基地已經具備了年產150台兆瓦級風電整機的生產能力;西安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年產200台兆瓦級風電整機的批量生產能力;西安船舶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台1.5兆瓦風力發電整機已經下線。此外,陝西神龍風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3-10兆瓦風力發電整機生產項目,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大功率風電整機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

    選擇風電裝備產業為突破口,是陝西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陝西風電裝備設計製造起步較早,在我國風電產業發展之初,陝西眾多科研和製造企業就進入了風電製造業領域。全省現有風電裝備製造企業近50家,整機製造企業6家,配套企業44家,從業人員達1.5萬餘人。

    為促進風電這一新興產業集約化、特色化發展,陝西省政府明確提出將陝西打造成為全國風電裝備研發製造基地。

    在風電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中,陝西省擬以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2兆瓦及以上風電機組及風力發電機批量生產為牽引,帶動變頻器、葉片、塔筒、控制系統以及整機控制裝置等關鍵部件的研發,結合西安位於中國三大著名風場中間的區位優勢,吸引國內外知名風電企業投資建廠,全力建設經濟開發區風電裝備產業園。

    此外,按照「相對集中、相互配套、有序競爭、錯位發展」的原則,陝西擬打造以秦川工具機集團公司、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西北機器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寶雞高新區風電裝備產業園,重點發展風電齒輪箱、風電專用鑄件、葉片模具等產品;打造以陝西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風潤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蘭德機械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咸陽高新區風電裝備產業園,重點發展風電專用鑄件、風電制動器及高強度結構件等領域。

    經過幾年的培育發展,西安經濟開發區已集聚了以金風科技、中鋼西重、盾安電氣、捷力電力、永電電氣等風電企業,占全省風電設備製造企業的50%左右,今年有望實現產值超過80億元。

    企業和創新資源的集聚,已使風電產業園初步形成了「研發——製造——組裝」的完整產業鏈,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彼此既加強了協作配套,又有競爭。」張亮分析,針對控制系統、葉片、輪轂、齒輪箱等關鍵部件和技術,各家企業都組織攻關,快速形成了核心競爭力,「我國風電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保持高速增長。」張亮說。

    有統計數據表明,目前陝西省風電裝備的省內配套率也已經超過40%。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西電集團等,均已涉足發展風電配套裝備,將形成風電設備省內完全配套的格局。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風電裝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