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通用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世界工具機強國的工具機產業發展現狀
 工具機 2011-03-09 16:42:00

   德國:創歷史新高

  2006年,德國工具機業界的工具機生產與服務總值高達108億歐元,增長4%。在出口方面,截至 2006年,德國工具機製造業已連續4年取得上好成績,僅2006年前9月的出口增幅便高達13%。來自中國市場的需求超過了美國市場,再度成為德國工具機出口的最大海外市場。與此同時,德國對韓國與印度的工具機出口也有出色表現。這標誌著亞洲市場的繁榮及其各個行業工業標準的提高。日本用戶也在增加對德國工具機與技術的訂購,2006年日本首次躍居德國15大出口市場之一。

  進口方面,亞洲的工具機生產企業正不斷提升技術標準,著力強化其在德國市場中的地位。2006年前3 個季度,德國的工具機進口增長率高達15%,主要增量來自中國、韓國、中國台灣與日本。 2007年該國工具機生產與服務總值還將繼續攀升,達115億歐元。如此一來,德國工具機製造業將取得歷史以來的最好成績,並有望打破行業在2001年所創下的最高記錄。

  日本:細水長流式的景氣復甦

  截至2006年年底,日本工具機業已連續32個月每月訂貨額超過1000億日元,超過了上世紀90年最高峰時連續22個月訂貨額超過1000億日元的記錄。其他的統計數字為:2006年工具機工業生產總值達1兆2110億日元,與訂貨額基本呈現同樣的發展趨勢,出口額9255億日元,同比增長14%,進口額1356億日元,同比增長26%。回顧以2002年為谷底的本次恢復期的工具機工業訂貨額情況,2002年為6758億日元,同比增長14.3%;2003年為8511億日元,同比增長25.9%;2004年為1兆2362億日元,同比增長 45.2%;2005年為1兆3632億日元,同比增長10.3%;2006年的訂貨額遠遠超出了當初的預測值1兆1200億日元,達到1兆4370億日元,同比增長54%,創造了16年來的歷史新高,繼續著細水長流式的景氣復甦。

  韓國:出口良好,內需萎縮

  2006年韓國工具機產業的總產值達到41.4億美元,估計比前年增長了18%。按階段可分為:上半年良好、下半年停滯,表現為出口良好、內需萎縮的景象。按照不同行業需求形態來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鑄造模具行業的需求,由於內需的不景氣呈現出了全面的萎縮,而電氣電子行業沒能追加大量的投資,比前年有所減少。然而對業績輝煌的造船業來講,需求十分活躍,對大型機械的需求大大增加。汽車行業雖然因受到現代汽車公司的罷工影響多少有所萎縮,但通過汽車廠商的海外拓展及GM大宇。雷諾三星的投資相對擴大,基本保持了前年的水平。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工具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