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營銷,對於紡織服裝行業來講早已不是個新鮮詞兒,很多面輔料企業也都淘到了網絡營銷的「第一桶金」。現在,網絡營銷正在由單純的銷售平台轉化成更為全面的功能形態,企業們則加入了更人性化、更細緻的服務理念,一場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相互轉換的「營銷戰役」正在你來我往,風生水起。
從現實到虛擬科技為「懶人」服務
2009年,國外出現了「虛擬方案幫助消費者試穿」的案例,通過利用客戶的三維人體掃描數據,德國人類解決方案及人體形態公司開發的「虛擬嘗試解決方案」在幾秒鐘內就能找出客戶的尺寸。然後,客戶可以在自己的虛擬身體上試穿牛仔褲。這項服務為客戶提供了準確的圖片,大大降低了客戶尋找完美牛仔褲的時間,將現實中的「麻煩」通過虛擬的網絡得以有效解決,使商店的牛仔褲銷售增長19%。
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將服裝定製搬上了虛擬空間,根據INTAILOR解決方案,在指定的商店提供獨家定做牛仔褲的服務。經過身體掃描,測量的數據可以自動轉換成定做牛仔褲的「模版」。客戶可提出要求,用各種豪華牛仔面料製作牛仔褲,並提供個性化設計,如將姓名縮寫印製在牛仔褲上。
在我國,試衣網也在一年前開始走紅,逼真的3D網絡體驗曾經在一年的時間內吸引了100萬註冊用戶,同時也將線下知名品牌商聚集過來。很多紡織服裝企業,包括面輔料企業都與其成為了合作夥伴。作為輔料企業的寧波索科就與試衣網合作推出了「試衣魔鏡」。「試衣魔鏡是一個實體設備,能讓體驗者感覺到完全不同的購物環境。而它背後的意義就是加深對下遊客戶的服務,將面料和輔料產品在服裝上的效果通過虛擬的高科技『真實』展現。」索科董事長李啟涵表示,這個新理念的推出讓客戶對現實中的多種選擇通過虛擬世界一目了然,也正契合了寧波索科不斷「探索科技」的品牌含義。
有人認為,試衣網與品牌企業合作的模式類似於攜程模式––通過資源整合,利用電子商務平台為用戶提供B2C服務;但也有一些人質疑,試衣網的創意不錯,但是這一模式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人體形態千差萬別,同一件服裝,穿在身高、肩寬、三圍等數字相同的人身上,效果是絕對不同的。所以,從這點講,試衣網的這個3D體驗,對於購買服裝而言,似乎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而3D試衣體驗,一旦失去了實用價值,就成了一個單純的概念。
從虛擬到現實有待市場進一步認可
相較於基於B2C模式的試衣網,很多面輔料企業基於自身需求推出的網絡系統顯得更為實用,更具有針對性。比如旭榮集團推出的VFM系統,已經不再停留在概念層面,而是被推廣,一些旭榮的老客戶正在試用。VFM系統讓旭榮與客戶之間關於新產品的前期溝通,藉助網站就能全部完成,從虛擬回到現實之後,企業與客戶之間就進入了實質性的訂單階段。這個由旭榮獨立操刀的VFM系統,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效率,首先是因為實現了精確搜索,記錄信息並且有針對性的進行推薦;此外,還有個性化的細緻服務。據了解,從今年起,旭榮的VFM將推向更多深度合作的客戶,帶領旭榮實現從製造業到製造服務業的轉型。
在與試衣網達成合作之後,寧波索科科技有限公司乘勝追擊,將網絡試衣系統加工之後帶到現實當中,研製了「服裝量身定製車」。
車體採用美國福特公司的新時代全順品牌汽車,車前艙和車後艙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上設有高清晰液晶顯示屏,在車後艙內設有可摺疊式辦公桌、電腦主機。通過電腦主機與光學三維人體全身(半身)掃描儀器數據連結,精確高效的錄入人體掃描體態數據,5秒鐘內便可完成人體測量工作。經過車內專用軟體,可迅速將人體數據傳送給生產服裝的企業進行自動排版裁剪,大大提高了服裝量身定製的工作效率,減少費用,節約成本。除了單人定製,服裝量身定製車還可以發展各行業的職業團體和個性化量身定製服裝。
對此,索科董事長李啟涵說,服裝量身定製車最大的優勢在於充分應用高新技術,數位化三維人體測量及自動化數據傳輸進行自動排版裁剪技術,並提供量身定製前的模擬試穿服務,增加用戶體驗感。定製車的可移動以及高科技手段能更快、更好的為服裝企業及定製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同時顧客還能進行個性化的服裝定製,選擇自己喜歡的面料、圖案、紐扣、拉鏈及配飾等服裝輔料,在服裝定製車內的高清液晶顯示屏內自由搭配並形成顧客喜歡的款式,體驗真人量身定製的完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