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期所舉辦的第八屆上海衍生品舉行。過去的七屆論壇,見證了我國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而本屆論壇則將為經濟復甦與動盪中的期貨市場提供一種新的詮釋。在本屆論壇開幕前夕,期貨日報特推出「上海期貨市場的創新與開放」系列報導,與業界共同回顧近年來上海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
2009年3月鋼材期貨上市以來,我國鋼鐵工業發展伴隨經濟的發展出現幾度反覆。在這一過程中,鋼材期貨以其市場避險功能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鋼鐵企業的參與,成為鋼鐵行業保持健康發展的有力工具。
據了解,隨著現貨產業對鋼材期貨關注度和參與度的增強,鋼材期貨投資者結構正逐步改善,涉鋼企業的套期保值交易策略日趨成熟,市場功能初步顯現。
期現結合鎖定生產成本
「我們集團參與期貨市場較早,期貨套保對穩定生產、鎖定利潤大有裨益。」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川威集團)董事長王勁表示,兩年來,公司一直將參與期貨作為抵禦風險的手段。成為鋼材期貨交割品牌後,公司產品的品牌價值也大大提升。
「隨著市場環境的日益複雜化,僅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是遠遠不夠的。」王勁說,作為現代企業,要從虛擬經濟和金融理念上思考問題,將金融工具與生產經營、現貨交易結合,在防止大的風險的情況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通過對衝來鎖定利潤。
川威集團總經理楊能忠表示:2009年10月中旬,公司分析認為鐵礦石價格可能回升,為鎖定成本,滿足鋼廠對原料的持續需求,川威集團按照1.7:1的原料—成品比例,買入相應數量的螺紋鋼期貨合約,對鐵礦石價格進行套期保值,最後,當螺紋鋼期貨上漲約400點後獲利平倉,對沖了鐵礦石現貨成本的上漲。
以期貨價格指導現貨生產
鋼材期貨的上市使得鋼材市場價格更為透明,地區間的價差日趨縮小,實現了區域利潤的平均化。
「螺紋鋼期貨上市後,由於有了統一的期貨價格,由大型鋼廠決定鋼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鋼材價格由市場供需來決定。」楊能忠表示,根據這種變化,鋼材生產企業需要改變經營思路,利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來調節生產。
據了解,鋼材期貨上市以來,期現貨價格聯動日益緊密,2010年,螺紋鋼期貨和線材期貨主力合約日結算價與上海、天津現貨價格相關係數維持在0.8左右。鋼材期貨價格走勢較好地反映了鋼材市場供需變化情況。
「大品種的陸續上市和期貨監管的日益加強,使得期貨市場越來越公平。」楊能忠表示,由於螺紋鋼期貨市場規模很大,交割月「逼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鋼材生產企業只要管理好自己的頭寸,跟隨市場的節奏和自身需要操作,便可穩步進行套期保值。
相關數據表明,2010年螺紋鋼和線材期貨沒有出現漲停或跌停的情況,主力合約期價的最大波動幅度均小於上海、天津現貨價格及中證鋼鐵行業指數同期最大波動幅度。同年,螺紋鋼期貨順利完成12次集中交割,各月交割結算價均較好地收斂於現貨價格,絕大多數合約的交割結算價與上海現貨價格之差占當天現貨價格之比小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