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的泳裝企業逐漸增多,帶動了泳裝內襯、罩杯、包裝、印染以及商標印刷等輔料企業的發展。興城泳裝產業集群就這樣自然形成了。
掉漆的牌匾、生鏽的鐵門、破碎的窗戶、雜草叢生的廠區,興城市沙後所鎮的永成毛皮有限公司已經停產多年,並且看起來將繼續沉寂下去,但現在有人想改變這個廠的命運。
「用不了多久這裡就會煥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印染廠。」王紹偉興奮地介紹,「我們目前準備先上印花廠,設備都已經從台灣定了。」
王紹偉是興城市輝煌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之前,他與另外幾位泳裝公司老闆聯合收購了永成皮毛公司,計劃將其改造為一家印染廠。
孤獨的泳裝企業
興城泳裝產業興起於80年代。
「改革開放後,一些人在南方的泳裝廠打工,沒過幾年就回來自己幹了,我們這裡有條件。」說起泳裝,興城市沙後所鎮趙鎮長如此表示。
趙鎮長口中的「條件」,指的是興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興城市瀕臨渤海,南接山海關,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西部起點。
像其他沿海地區一樣,連帶效應很快在興城顯現出來,來料加工的泳裝作坊逐漸在興城的眾多村鎮裡湧現出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再用「作坊」來稱呼有些企業已經不合適。
興城泳裝行業協會會長、德容製衣董事長李海峰的母親,便是興城第一批做泳裝的人。如今,德容有員工700餘人,年產成衣250餘萬件,產值9500餘萬元,成為興城泳裝行業的領軍企業。類似的還有英華泳業,經過一代人的打拚,如今英華泳業擁有工人120餘人,外協工廠10餘家,年產量150萬件,產值4000餘萬元。
在規模企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小加工廠誕生了。
鴻運鑫服裝廠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家大型四合院,20餘名工人與布料將車間塞得滿滿的。老闆告訴,她與丈夫從事泳裝行業7、8年,「近兩年才自己干」,「現在接一些大廠的單子,另外還在自己做內銷的牌子。產值超過100萬。」
李海峰告訴,曾經有個人在他公司工作了3年,之後出來自己單幹,才1年,現在的年產值已經達到500萬。
葫蘆島市政府副市長石文光表示,目前,興城市泳裝行業共有生產企業163戶,泳裝輔料生產企業近30戶,全部為民營或合資企業,年產值30多億元,年產量可達到近億件,年出口創匯近1億美元,直接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
事實上,興城泳裝在國內市場占有30%以上的份額,成為和浙江義烏、福建晉江齊名的國內三大泳裝生產基地之一。2010年,興城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泳裝名城」稱號。
然而與義烏、晉江相比,興城當地的泳裝產業鏈並不完整。興城泳裝業所需的材料,均從南方引進。更令人頭疼的是,興城只有一家印染廠,且設備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