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毛皮服裝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皮革業出口遇阻,企業亟待突破發展困局
 皮革業 2011-07-26 10:24:47

    根據中國皮革協會(CLIA)統計,2011年1-5月,全國皮革、毛皮及製品行業出口231.2億美元,同比增長28.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5個百分點。不過,隨著,隨著皮革產品出口受國外綠色壁壘制約日益加重,再加上國內環保政策持續加強,殘酷的市場競爭將淘汰沒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出局,出口企業面臨的問題仍不可忽視。

    從事箱包皮革出口行業的周則國也表示,今年皮革出口增長情況良好,整體行業增長在23%以上,但公司卻有單不敢接,「主要問題在公司產能跟不上。」周則國解釋稱,服裝、鞋子生產機械化生產只能解決開料的環節,其他中間縫製等環節均需要人工生產。但金融危機以來花都用工情況很嚴峻,2009年開年招工招不到一半。他粗略估計,今年公司員工缺口也在三成以上,為此,設備也閒置了三成。企業只能少接單,或找價格較高的加工廠加工。據了解,周則國便將自己企業40%以上產能轉移至福建、湖南、安徽等地。

    CPI上漲 出口企業舉棋不定

    CPI上漲將直接帶動各類物價上漲,這是人們對CPI的普遍理解。從2009年以來毛皮市場的行情看,毛皮價格均出現持續上漲,部分毛皮產品漲幅達到40%多。如玄狐皮在去年低價時期,一類皮價格在380元/張左右,而今年開春漲到了近700元/張,其他毛皮的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地上漲。對於皮草服飾企業來說,原料皮價格過快上漲和皮草服飾出口受阻以及價格不穩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種反差讓不少企業對市場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因此,皮革出口企業出現舉棋不定的局面也就在所難免了。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作為生產型企業,無論內銷還是外銷,都是相對而言的,關鍵在一個「銷」字上,只要生產的產品能銷售出去賺取應得的利潤,這就是成功。相對於國際經濟形勢,中國經濟復甦回暖的腳步鏗鏘有力,市場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都在恢復,CPI上漲帶動物價上漲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這就會出現一個可能——「原材料價格上漲,成品價格也會隨之上漲」。總而言之就是,在成品價格方面,內銷市場基本可控,而外銷市場基本不可控。

    由於國內外的需求有著良好的增長,中國製革產業已穩占世界半製成革和製成革生產的主要部分。「我們要鼓勵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不斷提高自主品牌的出口比重,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行業出口總額年均增長7%。」全國製鞋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戚曉霞表示。

    皮革業面臨嚴峻挑戰

    2009年規模以上皮革、毛皮及製品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自3月開始下降,上半年,除毛皮及製品(不含生毛皮)出口出現增長外,其餘產品進出口都出現了下降。2009年1-6月皮革、毛皮及製品出口182.4億美元,同比下降7%。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皮革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