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廣汽展出了其首款採用增程式純電動技術的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純電動傳祺。
車企們的新能源之路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歷史性機遇,目前全球汽車製造商都在力推產業化,不過他們選擇的技術路線有很大差異;對於任何品牌來說,如何搶占先機是最終目標,因此任何路線都必須結合自身實際。
作為一家大型汽車集團,廣汽集團有著多年與日系品牌成功合作的經驗,並且基本完善了在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板塊布局;新能源車的興起恰好又與其自主品牌推進計劃同步,結合這些特點,廣汽集團確立了多頭並進的發展道路:從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兩大合資企業,到廣汽客車這樣的商用車企業,以及自主品牌傳祺,都擬定了以電動車為核心的新能源計劃。
廣汽新能源發展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在新能源汽車新產品開發及研發能力建設投入約28億元;計劃在十二五末期,實現形成各種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銷20萬輛的目標。同時,掌握整車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形成電機、電池、電控系統三大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能力。
起步發展:從新能源客車著手並為行業龍頭
談到新能源汽車,多數人都會想到轎車等乘用車產品,但實際上目前受政策補貼優惠最大的是公共領域用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客車等。不知是否出於巧合,廣汽的新能源戰計劃同樣是從商用車領域起步的。
早在2001年,由廣東省科委牽頭,組織以廣汽集團領銜、全省與電動汽車技術開發和生產各相關企業和院所參加的省級團隊,承擔了國家「十五」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的若干項目。
2002年,廣汽集團以所屬企業廣州汽車技術中心及客車企業牽頭,聯合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承擔了廣州市重大攻關項目「混合動力大客車」項目的研發。
2008年新組建的廣汽客車又將新能源客車研發確定為公司產品研發的重點,並著手2010年廣州亞運會示範用電動客車研發,先後研發了5種系列混合動力客車、2種系列純電動客車產品,上述產品均被列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目錄」,並批量應用於亞運會。
基於強大的技術積累,廣汽新能源客車在2010年亞運會大放異彩:廣汽客車向廣州亞運會提供了26輛純電動公交車、114輛混合動力公交車、214輛無障礙客車等6個類別、9種車型共計1000餘輛公交客車,接近市場置換份額的六成,成為最大的贏家。
從亞運會嘗到甜頭的廣汽客車,2011年廣汽客車將從產品規划進行產業鏈的擴展,重點將放在純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包括LNG,建立廣汽客車的電機及控制系統裝配、調試生產線;建立廣汽客車的電池及管理系統化成、分裝、檢驗、調試生產裝配線;建立廣汽客車的混動發動機裝配、調試生產線。廣汽客車「十二五」目標是產能達到1萬台,並成為新能源客車的龍頭企業。
據悉,廣汽純電動客車技術歷經多年發展,現已是第三代產品技術,應對電網不同需求,有快換電式和快充電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