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房產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全國擴張用地趨勢初步得到控制 反彈壓力大
 用地 2005-03-31 08:31:00
    全國擴張用地趨勢初步得到控制,但反彈壓力很大,有關部門將繼續從嚴掌控用地供應。

  我國嚴把土地「閘門」的決策取得成效,擴張用地的趨勢受到了抑制。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2004年全國新增建設用地和建設占用耕地出現多年少有的大幅下降趨勢。全國當年新增建設用地401.7萬畝,建設占用耕地217.6萬畝,分別較上年減少240萬畝和126萬畝,均下降37%。 

  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指出,雖然建設用地規模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反彈壓力很大。從全國來看,經濟發展與土地供應緊張的矛盾日益尖銳。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繼續實行從嚴從緊的建設用地供應政策,大力推進節約和集約用地,嚴把土地閘門。 

  剛剛公布的2004年度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2004年全國建設用地供應中,存量土地占56%,有效控制了建設用地總量,保證了國家和省級重點急需項目的建設用地。同時,2004年度當年未批先建數量明顯下降。2004年度當年未批先建占用耕地29.4萬畝,較上年減少37萬畝,治理整頓的效果已顯現。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次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重點之一是開發區。目前,多數省份開發區數量與面積都大幅度減少,基本剎住了盲目設立開發區大量圈占土地之風,遏制了亂占濫用土地的勢頭。治理整頓共清理出6866個各類開發區,已核減4813個,占原有總數的70.1%;規劃面積壓縮了2.49萬平方公里,占原有面積的64.5%。開發區在痛苦中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瘦身」。 

  不過,調查透露出的另一個重要信息應當引起關注。2004年度當年新增獨立工礦建設用地數量雖較上年減少,但占新增建設用地的比例較上年增加了2個百分點。2004年度當年新增獨立工礦(包括各類開發區、園區)用地占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47%,是建設用地規模擴展的主要因素。近年來,獨立工礦用地占新增建設用地的比例逐年增加,從1997年的24%上升為2004年的47%。 

  與此同時,耕地保護形勢嚴峻,占優補劣依然存在。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表明,2004年全國耕地淨減少1200.4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已從上年的1.59畝減至1.41畝;全國新增建設用地401.7萬畝,建設占用耕地217.6萬畝,分別較上年均下降37%。分析表明,生態退耕仍是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因素,2004年度全國生態退耕1099.3萬畝;獨立工礦用地是新增建設用地的主要因素,其占新增建設用地的比例已從1997年的24%上升為2004年的47%。 

  國土資源部對用地情況分析表明,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建設占地數量仍然較多,全國新增建設用地和建設占用耕地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經濟發展較快的九個省份。全國人均GDP在前九位的省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福建省、遼寧省、山東省),2004年度其新增建設用地為203.6萬畝,建設占用耕地為116.6萬畝,分別占全國新增建設用地總量和建設占用耕地的51%和54%。據了解,這九省市人均耕地僅為0.87畝,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1%。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