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之後,物聯網被譽為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物聯網已成為國內外新一輪信息技術競爭的關鍵點和制高點。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一直難以解決的問題是從科研成果到產品應用的轉化。在9月15日到17日舉行的2011中國(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上,一些企業表示,市場訂單開始超過政府訂單,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同。這個信號也表明,物聯網從概念向實際應用普及正在加速,物聯網技術也越來越快地走進我們的家庭生活
家居物聯網技術已經成熟家庭生活走向全智能
也許有人認為,物聯網從概念走向應用,重點發展領域在精細農牧業、工業智能生產、交通物流、電網、金融、醫療衛生、公共管理等領域,離家庭生活還很遠。其實,生活中的煤氣抄表、電網自動調配電力、智能交通都已經運用了物聯網技術,所謂物聯網技術,其實說得簡單些,就是讓物與物聯合在一起,用一種方式就能自由調配他們,比如手機,就是物聯網技術用得最多,也是今後普及到每個人生活中最簡單的終端,由手機控制而實現的智能家居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最親民的方面。
物聯網讓家自己思考
下班回家的路上,只要在手機上按一個按鍵,那麼當你回到家,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了:家裡的窗簾打開了,電飯煲的飯也差不多煮熟了,空調已經早早將室溫降到了26℃,電視機和電腦也已經為你打開。這一切,不是夢想,而是不遠的現實。在寧波一家計算機公司上班的儲女士已經享受到了這一切。在目前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內安裝一套安防設備和視頻設備,包括電器的改造費用總費用在1-2萬元。
物聯網是家人健康的守護神
很多人關心獨自在家的老人和小孩的安全問題,通過視頻技術能夠將家中的情況展示在辦公桌螢幕前,並且不需要盯著視頻觀察家中情況,通過物聯網可以在家中設置安全點,一旦家中的老人或孩子出現危險趨向即會即時做出提醒。再比如,有一種傳感器老人帶在身上或設置在手機中,出門時如果摔倒,通過物聯網技術可將這個消息傳遞給老人子女,甚至可以根據摔倒的嚴重程度將信息傳遞給未來的全科醫生、抑或120急救中心。因此可以說物聯網不僅為產業服務,也為民生服務,而智能家居是整個物聯網應用中最容易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行業。
物聯網給家上把無形鎖
在家裡安裝一個全方位攝像頭進行24小時監控,當家裡有陌生人進入或發生異狀,不論你在哪裡,手機都會發出報警聲,你可以隨時查看屋內現狀,或查看系統為你自動錄下的監控畫面,還能聽到監控到的聲音。「這套系統已經在義烏試點,主要是企業使用,家庭也有不少。」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系統與移動通信運營商合作,收取一定流量費,通過安裝運營商提供的手機軟體就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與上面這套系統類似的是家庭安防系統,家裡門窗被打開時,安裝在室內的傳感器會將信號傳送給信息模塊,然後與客戶的手機聯繫,發出警報,屋裡經常無人的家庭,裝一套這樣的系統倒可以放心不少,價格也不貴,整套千元左右。
還有一種是電動自行車報警器,安放一個裝置在車內或電瓶內,當電瓶或電動自行車被偷時,車主不僅能在手機上得到警報,還可以通過手機或網絡上的地圖軟體查看被竊車輛的移動路徑,最快找到小偷,這一套技術也不貴,500元使用兩年,每個月還返還20元作為手機充值費,不過技術人員稱,目前技術主要在江蘇省普及,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在全國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