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租上一間300平方米左右的臨街店鋪,一年的租金是3000萬元左右。對於想打造自主服裝品牌的李士林來說,3000萬元的房租令他望而卻步。
李士林是浙江平湖市蒙士特服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蒙士特一年的收入在1億元左右,為國外企業從事服裝代工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李士林以及其他老闆現在面臨的困境是服裝代工的利潤越來越薄,而往前走一步、轉型做自主品牌卻難以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站住腳。
低成本優勢一去不復返
平湖目前進行工商登記註冊的服裝企業有1600餘家,一年生產的服裝數量達到3億件(套)左右,據當地相關部門的人士介紹,平湖生產的服裝數量占到浙江省的10%,占到全國的2%,占全世界服裝產量的1%;平湖因此也被中國服裝(000902,股吧)協會授予中國服裝出口製造名城和中國出口服裝的製造基地的雙料稱號。
美邦服飾(002269,股吧)(002269.SZ)的一部分服裝就是由平湖的服裝企業生產的,但是美邦服飾董事長周成建今年宣布,在國內勞動力成本等因素上漲的背景下,美邦服飾2012年春夏季服裝中將有約10%會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採購。
雅戈爾(600177,股吧)(600177.SH)以服裝生產起家,打通了從紡織廠到服裝廠再到零售門店的全部產業鏈條,但也無法完全消化國內各項成本上升的壓力,除了高端的服裝產品繼續堅持在寧波自己生產外,一般產品正越來越多地轉往國內中西部地區和海外市場完成加工流程。
對於中國紡織服裝業面臨的空前壓力,中國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指出,據江浙、廣東等地企業反映,工廠招工只有往年的七到八成,甚至不到50%,企業只能大幅漲薪。繼去年大幅提薪後,長三角、珠三角今年工資普漲20%~30%,且呈現持續剛性上漲的趨勢。
瑞士信貸研究顯示,未來3年,每一年農民工工資上漲幅度都將達到30%,最低也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事實上,伴隨著「劉易斯拐點」來臨,中國人口紅利將在「十二五」時期徹底消失,原材料成本上升,加之人民幣升值等疊加因素影響,「中國製造」低成本優勢已成過去。
2000~2005年,平湖規模以上服裝企業賺得的利潤是16.6億元,2006年~2010年,平湖規模以上服裝企業銷售額比上一個五年同比增加87%,但是受工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賺得的利潤只有18.4億元,僅增長10%,服裝的利潤率幾乎縮水了一半左右。
而自去年以來的資金緊縮讓利潤微薄的紡織服裝業更加雪上加霜。汪前進表示,多年以來,紡織行業融資,尤其是占紡織服裝行業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一直是行業面對的難題。無論是正常的生產經營,還是擴大規模、改造升級,資金的缺乏都讓紡織服裝企業舉步維艱。而今年,紡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資金環境更趨緊張。
目前頻繁出台的緊縮貨幣政策對行業融資成本提升過快、利息支出明顯增多。銀行存貸款準備金率、利率的提高,更使得民間借貸資金的融資利率「水漲船高」。這對因銀行融資渠道不暢,而多方尋求民間融資的部分紡織企業來講,更增大了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