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鏟土運輸機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鏟土運輸機械行業市場發展解讀
 鏟土運輸機械 2012-03-02 14:11:00

  2011年,雖然鏟土運輸機械行業部分龍頭企業在重大裝備領域獲得技術突破,但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行業整體技術實力仍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產品可靠性有待提高,特別是大噸位產品領域較多還處於空白。

  標準不能滿足規範和提升行業發展的要求。

  國家/行業標準是衡量一個行業整體技術和製造水平的重要指標,標準的戰略意義遠高於其指導意義,往往是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由於我國工程機械產品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制定標準時,由於更多地考慮國內實際情況,標準水平制定得相對較低,不能起到規範和支撐行業發展的作用。

  當然,除上述問題外,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如供需矛盾的尖銳化,能源問題開始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秩序,成本增加降低了企業經濟效益,低水平重複投資建設和產能過剩風險存在,應收帳款壓力增大,高端零部件的供應,行業自律以及出口環境所面臨的諸多困難等,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並加以解決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方共同攜手努力,最終達到共贏。

    2011年,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造成了波動,這其中也包括鏟土運輸機械行業。但同時也為行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清醒地看到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中國鏟土運輸機械行業已到了戰略轉型、創新變革的關鍵時期。

  企業經營理念、發展方式和模式需要轉變。

  當前,部分企業仍然存在單純追求市場占有率和銷售量,還沒有足夠重視產品質量和附加價值的提升,熱衷於擴大產能和規模來比拼企業實力,而不注重發展整體綜合實力。鏟土運輸機械作為具有中國工程機械產品較長發展歷程的傳統產品,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久經考驗,業已形成較全的產品系列,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行業,但同時,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能力的缺失也漸漸成為行業發展的弊端。

  低利潤運行狀態仍然存在,企業發展後勁不足。

  鏟土運輸機械行業特別是裝載機行業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慘痛的價格戰後,造成了利潤水平的持續下降,最終使行業長期處於低利潤甚至零利潤的運行狀態,成為鏟土運輸機械行業無法言說的傷痛,也導致了生產企業發展後勁的嚴重不足,難以投入更多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形成惡性循環。

  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大噸位產品技術瓶頸尚需突破。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鏟土運輸機械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