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去年京運通、天龍光電、精功科技等光伏設備企業都仍有盈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戶違約及付款不到位、大額應收帳款集中於個別客戶等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
違約頻頻
就在近日,京運通有461台多晶矽鑄錠設備訂單被其客戶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取消。這筆合同總值11.58億元,且應在2010年底前全部提貨。在江西賽維2011年3月前支付了這批訂單1.138億元的預付款之後,並沒有按時拿貨。
京運通雖在這1年多時間內多次向江西賽維催款並要求其儘快提貨,但對方都未回應。
這種違約在光伏行業裡面時常發生。一家同樣生產多晶矽鑄錠設備的華東某公司總經理張先生指出,儘管有些客戶並沒有直截了當地違約,但作為供應商,不得不防範這類風險。
多晶矽價格已從去年高位的80美元/公斤,下滑到了如今的30美元/公斤以下;而南部地區的工業用電電費通常都在1元/千瓦時以上,是北方地區的1倍以上。
對光伏設備商而言,違約雖然不會造成金錢上的損失,卻使得公司的增長性出現疑慮。以京運通為例,其2011年度總收入為17.75億元,江西賽維項目若能實行,其收入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升65%。
錢收不回來?
相比取消訂單,目前讓光伏設備製造商們更加頭疼的事情是,賣了貨卻拿不到足夠的現金。
前述鑄錠設備公司總經理張先生表示,收款的方式有很多種,前幾年我們都是直接獲得對方的現金打款;近2年來,我手裡有大量的商業票據,電子和紙質的都有。
一般情況下,電子匯票在12個月以內承兌,紙制匯票在6個月以內承兌。現在,光伏行業的情況不佳,我們希望自己的手持現金可以多一點。所以,不管什麼匯票,寧可貼現,也要從銀行那邊拿到現金。但他強調,過去1年來,銀行的貼現率極高,這讓公司產生了虧損。你有可能會拿到10%的貼現率,一筆1000萬元的商業匯票就等於你要虧100萬元。
不過,國內一家著名銀行的商業票據部門人士透露,過去信貸收緊,很多銀行的貼現大門都是關閉的,所以只要有銀行願意貼現,即便是開出15%到20%的貼現率,也會有公司接受,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貼現率已經下調,目前為5.5%左右,這對國內光伏企業而言是個好消息。
大客戶風險
此外,張先生也強調,個別客戶往往是支撐光伏設備公司業績的重要力量,這使得應收帳款及資金能否回收到位等的風險都提高了。
例如,精功科技在2011年4月時,與協鑫矽材料公司簽訂了6.5億元的合同,而2011年全年精功科技的營收為26億元,可以看出協鑫矽材料這一家客戶占精功科技全年營收的四分之一。如果這些大客戶拿到貨後卻延遲付款,上游設備商的資金周轉難度就增加了。張先生說。
為此,他表示,公司不會再在光伏設備銷售上花太多力氣,正在轉向藍寶石LED的襯底設備、天然氣和非常規氣的氣井設備以及核電設備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