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外農產品期貨價格飆升帶動,國內養殖業有望逐步走出震盪調整格局。隨著下半年需求旺季來臨,中期業績良好以及前期跌幅較大的的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大通證券行業分析師張熹表示:「農產品價格由供需關係決定,上半年市場的慘澹情況很有可能會在下半年得到改善。豬肉、雞苗、鴨苗的價格已經在底部徘徊了較長時間,下跌空間有限。需求啟動後,價格很有可能向上回升,國內相關公司股價會明顯受益。」
順鑫農業方正證券分析師陳光堯表示,公司的小店畜禽良種場是全國33家國家級種豬場之一,種豬體系3級配套,滿足不同類型種豬場的購種需求,形成種豬銷往除西藏、青海和貴州以外的全國各地市場,異地擴張項目進入利潤貢獻期。公司圍繞大農業概念,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物流、配送為平台,打造集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為一體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隨著食品安全意識加強,公司肉食加工享受規模優勢,正向農業一體化進軍。
正邦科技銀河證券分析師董俊峰認為,土地資源是生豬養殖企業擴張的主要考量因素,適合養殖的土地具有稀缺性。公司在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均已布局,預計公司在東北的生豬產能將達到800多萬頭。東北地區是飼料原料玉米、豆粕的主產區,養殖成本優勢日益突出。環渤海經濟圈有700萬頭生豬供給缺口,市場前景廣闊。
東莞證券行業分析師黃凡認為,除了需求的轉向旺盛以外,下半年的行業政策預期也會促使板塊價格上揚。「對養殖業這類周期性較強的板塊來說,下半年的節假日消費和進補需求會促使行業環境明顯改善。從歷史來看,下半年也是行業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的時期。前期市場的下跌已經消化了需求下調的空間,雙重刺激下,相關公司股價上漲在下半年是可以期待的。」
聖農發展齊魯證券分析師謝剛認為,公司是國內最大的自宰自養一體化白羽肉雞生產企業、中國南方重要的雞肉供應商,與肯德基、麥當勞、雙匯等一線快餐、肉製品加工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公司主業清晰,雞肉業務占營業總收入的98%。看好聖農模式的可複製性和銷量增長的確定性,驅動中長期盈利中樞向上。公司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進行商業複製,異地新項目擴張啟動使產能擴張節奏將以每2-3年產能翻一番的進程推進。
新五豐日信證券分析師趙越表示,公司著力打造國內高端冷鮮肉第一品牌,在安全優質生豬規模養殖技術、生產設備、產品質量等方面在同行業中領先,行業地位突出。公司主業轉型升級成功,採取前後端並重全產業鏈策略,以「前端賣豬」為支撐、「後端賣肉」為拉動支點,打造冷鏈物流、屠宰深加工、生豬交易市場、畜禽機械研發生產等前後端聯動發展的多業協同發展模式。產品進軍終端市場,將改善公司議價能力不足的缺陷,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